您好,欢迎访问河源再生资源网!今日是:
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资讯
“垃圾分类开罚个人实操性不大”
来源:宣教推广部 时间:2011-05-04 00:00:00
保护视力色:
【字体大小:
摘要:广州市垃圾分类宣传教育月已过,5月开始进入开罚月。然而城管开罚月首次执法就遭遇“店主不认账”“店家要求移走垃圾分类容器”等尴尬。

    南华西街城管执法人员为难的是,丢垃圾是瞬间动作,如果不抓现行很难取证。 

    南都讯 记者裘萍 广州市垃圾分类宣传教育月已过,5月开始进入开罚月。然而城管开罚月首次执法就遭遇“店主不认账”“店家要求移走垃圾分类容器”等尴尬。面对基层执法队员“急需出台执法操作细则”的呼吁,广州市城管局有关负责人日前表示,对个人开罚确实存在取证难题,市局正在研究执法细则,但“比较主流的观点也认为对个人开罚实操性不大”,目前考虑先针对街道、物业和社区执法。

    难题 不抓现行难开罚

    海珠区南华西街一无招牌快饮店前日领受了垃圾分类开罚月以来首张《责令限期整改通知书》,与此同时,南华西街的城管队员也体验到了执法过程中的尴尬。首先接连遭遇快饮店老板“不认账”,当城管队员解释说,按照门前七包,店家门前的分类垃圾桶出现垃圾混杂没有分类投放的情况,店家也要承担责任时,店主随即要求城管把分类垃圾容器移离他家店“七包”范围。

    南华西街城管执法人员为难的是,丢垃圾是瞬间动作,如果不抓现行很难取证。“我们先询问当事人是否存在违规,再寻找目击证人,同时根据垃圾性质判断来源,判断是否为当事人所为。”即使这样,当事人就是“不认账”,执法人员也没招。“希望尽快就处罚下发操作细则,这样就可按章执行,”南华西街执法人员呼吁。

    尴尬 街道社区受罚会认账吗?

    记者近日接连跟随城管督导检查,所遇尴尬不尽相同。4月22日全市对垃圾分类进行集中督导检查。南华西街执法队有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开两次限改就可开罚”,而沙园街执法中队有关负责人则称“开3次限改才可开罚”。“发几次‘限改’才可以开罚?”一位基层城管执法队员坦言自己也“蒙查查”。

    “‘限改’不是‘开罚’的必要程序,所以开多少次‘限改’和‘开罚’没有关系”,广州市城管局有关负责人称,“限改”不是法定程序,是广州市城管部门人性化执法的一大举措。“你如果犯了错误给你一次改正机会,‘限改’起的是告知作用,”他称,只要抓现行即可现场开罚,“但是抓现行着实不容易,就算看见了,也有个取证的问题,怎么证明执法人员看见的事实。”他称,广州市城管局目前正在研究执法细则,比较主流的观点也认为对个人开罚实操性不大,“城管局不可能派队员到各个小区楼道口蹲守,就算看到乱丢举证也很复杂,”该负责人称,对个人开罚难度很大,对街道开罚也存在理不顺的关系。“城管下沉街道后属于街道管,下属单位罚主管部门能罚下去吗?街道一直哭穷,真正开罚能认账吗?”他称,城管局目前正在考虑让市一级城管执法主体对街道执法,街道城管对物业和社区执法。这样一来,限于人手关系,执法恐怕仍以“专项”为主,难以达到日常化。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