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源再生资源网!今日是:
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资讯
利空纷纭撞上国内淡季 废铜市场冷冷清清
来源:信息中心 时间:2011-05-23 00:00:00
保护视力色:
【字体大小:

利空纷纭撞上国内淡季 废铜市场冷冷清清

   2011年春节以来铜市一直表现比较疲软,尤其是“五一”之后,铜价开始大幅下挫,淡季效应日益明显。伦铜下破8900美元后最低见到8504美元,8900美元是2006—2008年时的长期阻力线,目前铜价再次向8900美元反弹。国内铜价则由2月份高点77200元/吨跌至66000元/吨附近,并且近期出现盘整态势。 

国内调控措施越发严厉  铜价上方压力难以解除

中国4的CPI同比上涨5.3%,较上月的5.4%出现小幅下滑,但该水平仍高于此前预期的上涨5.1%。数据公布之后商品市场大幅下挫,因市场担忧中国将采取进一步的紧缩货币政策,而在5月12日,中国央行即立马宣布于5月18日起上调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央行年内第五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目前存款准备金率已经高达21%,此次上调一次性冻结银行资金3700多亿元。而目前基本利率在3.25%,不论是距离调控目标还是目前的CPI都明显偏低,因此加息预期极为强烈。市场对央行宏观调控的预期给资本市场带来较大压力。 

2011年来央行不惜以牺牲经济增长速度来控制日益高涨的通胀水平,而持续多次的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已经对实体经济产生了一定的抑制作用,这点我们可以从中国采购经理人指数,中国工业增加值以及中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中得到验证。其中中国4月官方采购经理人指数(PMI)经过前一个月短暂回升后,再次延续回落势头,4月该指数为52.9%,环比回落0.5个百分点。显示出伴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增长处在适度回调过程之中。另外4月中国工业同比增加速度为13.4%,低于3月14.8%的水平。由此可得,只要中国继续实行偏紧的货币政策,那么铜的实物需求和投机需求都将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该因素也将如达摩利斯之剑一样,悬在铜价上方,成为其下跌的主要风险。

全球有效需求不如预期   进口出现较大幅度下降

中国持续的货币紧缩政策和一些地区出现的用工荒、电荒等现象使得国内的工业活动并不如预期,因此消费增速的放缓逐步反映到市场中。从国内PMI指数和各个分项指数来看,传统的3、4月份高峰期并没有在2011年显现,进入淡季后这种现象更加严重。中国海关总署最近公布的初步数据显示,中国未锻造的铜及铜材4月份进口262676吨,1至4月累计进口1166680吨,累计同比减少22.6%。4月废铜进口量为38万吨,低于3月份的39万吨,1至4月累计138万吨,同比增加1.9%。进入4月份后沪伦比价不断创出新低,一直维持在进口盈利线以下,根据目前的比价计算,进口一吨铜亏损在2000元以上,而且由于外管局叫停铜融资,进口铜只有完全清关进入国内之后才能取得融资的资格,这使得前期大量存在的铜融资现象大幅缩减甚至为零。 

美元指数接连攀升 金属淡季再遇硬敌

最近美元走势是影响金属价格的一个主要因素,随着美国经济的持续复苏,美元反弹已是箭在弦上。美联储第二轮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计划在6月份即将到期,前期打压美元向下的最大动力已是强弩之末,虽然美联储官员表示加息尚不在议程中,但市场有可能会将量化宽松政策的结束理解为美元利空出尽。另一方面,在财政赤字问题较为严重的背景下,美国债务规模扩大的可能性比较大,规模扩大意味着新债将要发行,美国政府当然希望自己的国债受到市场欢迎,而相对坚挺的美元是一个必要条件,所以美国政府可能会利用各种方式延缓美元前期奔放的下跌步伐。不过根据历史经验,支持美元长期走强需要美国经济的强劲基本面的支撑,但从目前来看,美国失业率持续位于高位,房地产市场依然疲弱,经济在缓慢复苏的同时依然面临下行风险。因此,美元目前出现的上涨,很大程度可能只是一个反弹,而非真正的反转。

废铜市场供需两不旺 淡季特征相对明显

上面对影响淡季铜价的主要因素稍作了分析,可见今年并不是去年的旺季不旺,淡季不淡行情,而是旺季不旺,淡季偏淡。铜价走势较疲,废铜市场更是步履维艰。首先,铜价波动相对剧烈,厂商对铜后期走势难以预测,在操作上比较谨慎,不敢大量存货或者大量交易;其次,自2010年年底,废铜市场货源变呈现偏紧状况,并且这种情况在2011年愈演愈烈,市场货源日益偏紧;再次,国内接连收缩银根,资金偏紧状况比较普遍,贸易商和厂家均表示,今年生意格外难做;最后,近期市场利空消息不断,正赶上金属淡季,后市又有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市场观望情绪较重,入市积极性偏低。总而言之,金属在淡季大环境下,难以有所作为。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