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源再生资源网!今日是:
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资讯
塑料作坊偷开工 晚上开工白天歇
来源:信息中心 时间:2011-08-30 00:00:00
保护视力色:
【字体大小:

塑料作坊偷开工    晚上开工白天歇

   将天空染成暗红色,透过作坊半掩的大门发现,里面废旧塑料堆放如山。

知情村民透露,作坊每天17时后开工,次日凌晨6点多停工。这里塑料加工作坊工艺简单,一台熔化塑料的锅炉,塑料溶化成液体进入压缩机,挤压出条状塑料条,之后进行水冷,再粉碎成1厘米长的颗粒。

“环保查得紧,大家都在偷着干”

据调查,树路村从事塑料加工,始于2002年左右。全村共200多户,鼎盛时期最少有百余户在做塑料加工生意,并带动周边村庄。村里的作坊面向全国收购原料,半成品颗粒又销往全国各地。

一位作坊老板介绍,小规模的作坊每天能生产塑料颗粒600公斤,规模大点儿的作坊,每天最少能生产1000公斤。

“环保部门查得紧,大家都在偷着干。”作坊主胡书岭介绍,加工后的塑料颗粒,每吨价位从5000元到8000元不等,好的卖给吹膜(果品袋、地膜)客户,大部分卖给鞋厂,用来制作拖鞋。

晚上开窗睡觉能把人呛醒

作坊生产时烟雾弥漫,刺鼻的气味令人窒息。夏天的晚上,村民都不敢开窗,“气味能把人呛醒”,次日早晨,窗户外面都会落一层黑粉末。一位知情者介绍,废旧塑料加工成颗粒有两种工艺,一种是焚烧法,对空气有污染;另一种是将塑料清洗后用机器粉碎成颗粒,废水会造成地下水污染。

多次查处但仍偷偷开工 

27日,正定县环保局投诉举报中心祁姓工作人员介绍,他们已多次接到群众举报,也进行过治理。“2004年,小作坊有154家,经过治理好多小作坊已停产。”

正定县环保局网站显示,2011年8月3日,正定县开展专项行动,将66家加工点断电取缔。然而,在8月24日调查中,一些作坊仍在生产。祁姓工作人员表示需要多部门联动,加大打击力度。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