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源再生资源网!今日是:
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资讯
以塑料瓶为生的村庄
来源:信息中心 时间:2011-09-13 00:00:00
保护视力色:
【字体大小:

以塑料瓶为生得村庄

   相关资料显示,2010年我国人均塑料消费量达到46公斤,已成为世界第一大塑料消费国。而随着石油价格愈来愈高,源自石油的塑料也水涨船高。每回收处理1万吨废弃塑料瓶,就相当于节约石油5万吨。回收饮料瓶所产生的塑料成为了一块重要的资源。

黄岩区马鞍山村,这个小村子如今集中着大大小小十几家废旧塑料瓶回收加工站点。村口的马路边,一捆捆叠得如山高的塑料瓶成了路人眼中一道独特的风景,一群来自安徽、河南等地的外来人员或为老板打工,或自立门户,整日劳作于瓶山罐海间,以此谋生。

随便走进一个回收点,各种各样成堆的花花绿绿塑料瓶令人眼花缭乱。置身瓶堆间几分钟,便会有一种异样的味道缠身。不过,脏乱差的工作环境对在此收购加工废塑料瓶已有5年时间的安徽杨师傅来说,一切早已习以为常。最近塑料产品的涨价,让他喜上眉梢。

一堆近3米高的饮料瓶堆中,几名工人正在对各种饮料瓶进行分类作业。这座饮料瓶“山”仅用了几个月堆成,近60吨重,有各类饮料瓶近300万个。

这些饮料瓶不但要撕掉商标、拧掉瓶盖,而且还要根据不同颜色进行分类,这一切全都要靠手工完成,最后由机器进行粉碎打包出售给回收公司。

在这里,别人丢弃的东西,是他们的宝贝;在别人遗忘的角落,承载着他们的生活。工人将刚收购的饮料瓶背到“山顶”堆放。每个分拣瓶子的工人都有一双粗糙的手。分拣瓶子的同时看看有没“再来一瓶”的盖子。一名工人的孩子在废瓶堆里玩耍。按颜色挑选出不同的塑料瓶,她每天的工资不到50元。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