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共交通和汽车工业还不发达的年代,自行车是广大市民必备的出行工具。而随着社会飞速发展,自行车逐渐被遗弃,近日走访武汉三镇多个社区和高校发现,很多自行车都已成为无主的废品,在角落中沦为钢铁垃圾…… 大学车棚内20%旧车无主 武汉教育资源丰富,每年都会迎来送往大批学子,但很多年轻人带着文凭离开后,却将上学时使用的旧单车遗弃在江城。“大概是被毕业的学长或者学姐‘抛弃’了吧。”被问及宿舍楼下积满灰尘的旧自行车时,在武汉大学三环公寓居住的学生小王一脸迷惑,他每次到车棚拿车,总能看到许多积满灰尘的旧自行车。 在湖北大学一停车棚内,看到十几辆锈迹斑斑的旧车,有些车子轮圈都已经变形,显然已经停放了许久。 湖北大学的后勤管理人员彭先生介绍,目前学校车棚内约有80%的自行车都在使用中,但由于每年都会有毕业生离校,部分人将旧车子留在了车棚,不理不睬就坏掉了。虽然很多车棚长期停着无主旧车,但学校管理人员也不敢贸然处理。 “只有等到锈到不能用了才能处理。”湖北工业大学一位宿舍管理员介绍,后勤工作人员在处理废旧自行车之前,都会在车上做记号,坏了的画叉,表示可以处理,能骑的就画钩,表示还不能动。 清理旧车成社区常态工作 “对公用生活空间内停放的旧车,社区会定期清理。”武昌长轮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李女士称,几年前社区居民大批更换电动自行车,当时车棚几乎被旧车堆满了,后来小区内对停放的自行车统一收取6元/月的停车费,这些旧车才被主人“认领”走。 “前段时间刚清理了30多辆废旧自行车。”喻家湖社区物业管理部的胡主任介绍,物业方每隔半年就会对停车区进行一次清理,对于车况较好的闲置自行车,会继续放在车棚,比较破旧就当废品处理充当物业管理费。 在狮子山街省农科院社区内,走访了十几处居民楼,发现几个楼梯通道内都有废旧自行车占地的情况。该社区服务部工作人员介绍,社区专门开辟了一个旧车放置区,但由于停放空间有限,对于长时间无人问津的废旧自行车,只能让收废品的拿走。 “收车的人也不好找,必须拖到废品站去。”三阳路湖边坊社区周先生介绍,很多市民处理旧自行车都只能当废铁卖,每公斤2.3元,一辆车还卖不到20元,所以有人干脆就把旧车“抛弃了”。 专家建议:改成公共自行车 尽管现在便捷的公共交通系统,让自行车的“用武之地”小了很多,但听任旧车成为废铁,也着实浪费资源、让人心痛。 湖北大学商学院副教授余艳波认为,很多学生或居民并不是“恶意”弃置自行车,只是因毕业离开城市或是家中无处摆放,而目前社会上公共回收或捐赠机构又非常少,所以才会出现大批的“钢铁垃圾”。余艳波建议,社区和学校可自行设立公益性平台,将无主的旧车收集后进行改装,捐赠或作为公共自行车方便市民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