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到国家报废标准或者虽然未达到国家报废标准,但发动机或者底盘严重损坏,经检验不符合国家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或者不符合国家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机动车,称为报废汽车。 近几年,汽车随着人们生活的提高越来越普遍。它已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汽车的增多带来的是交通的拥挤和道路交通事故的上升。从公安部的数据显示:2010年,全国共接报道路交通事故3906164起,同比上升35.9%。其中,涉及人员伤亡的道路交通事故219521起,造成65225人死、254075人伤,惨象触目惊心,造成的经济损失更是难以估算。 虽然有些事故是无法避免的,但大部分事故是不必要的牺牲。 由来只有新人笑,何曾见得旧人哭?大家往往只是注重新增的汽车数量,而那些现有的汽车及淘汰报废的汽车流向无人所知。 国家制定的《汽车报废标准》虽然十分明确报废的年限,但大部分的报废车仍然行驶在路上。据前瞻资讯汽车行业研究员刘瑞柏介绍我国报废车辆流向的现状基本符合“433”比例,即:40%进入正规拆解渠道、30%被私拆滥解、30%依然违法行驶。 据笔者调查了解,很多车主不愿把报废车按正规回收渠道进行报废拆解,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报废手续比较麻烦二是报废价格太低。非法回收商给出的价格往往是正规渠道的几倍之多。这些回收商回收以后把能用的零件拆解下来,在重新加工组装,转手卖掉,所以他们给出的价格会比较高。而正轨回收商介绍一辆普通的报废汽车至少有25%的车体“一点价值都没有”,只能进行填埋处理。除了“五大总成”之外,虽然可以通过出售一些零部件获利,但由于数量太少,收益有限。此外,再加上税收、管理等各种费用,企业运行成本很高,所以只能压低收购价格。 笔者认为不管是报废车还是组装的二手车在路上行驶都存在着一定的危险。要想从根本上杜绝报废车上路,还得靠国家加大整治力度,为报废车开辟绿色通道。在一定力度上进行财政补贴。不知大家有何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