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生产企业危险废物多、转运不及时、处置单位难找怎么办?近期,江西省生态环境厅在推进主题教育调查研究中发现,很多小微产废单位产生的危险废物转运处置不及时,长期贮存存在风险隐患的问题。
江西省生态环境厅立即剖析问题,研究对策措施,着力推动“供需平台”优化升级和“小微试点”项目建设,企业的难题正在这里得到破解。
升级“供需平台” 智能服务再提升
“通过把信息挂在交易平台上,很多产废企业的客户,会主动联系我们,不用一家一家去找客户。以前一上午最多跑两家客户,现在有交易平台,通过电话,二三十家都没有问题。”南昌瀚蓝资源再生有限公司负责人说。
2022年11月,江西危险废物供需服务平台上线运行,是全国首个政府部门为推动危险废物快速高效、规范处理处置搭建的免费服务平台。今年以来,江西省生态环境厅及时关注企业需求,优化升级平台,通过大数据进行智能匹配,帮助产废单位和经营单位快速达成合作,切实解决了企业原料来源单一、次生危险废物转移处置难等突出问题。
数据显示,平台上线5个月时间,已发布危废利用处置需求信息183条、能力供应信息540条,运输能力供应信息16条。通过平台促成合作107批次,涉及危废16万余吨。平台在危废产生单位和利用处置单位之间起到了重要的桥梁纽带作用,实实在在降低了危险废物利用处置价格,也大大减轻了政府部门和企业环境管理压力,降低了环境风险隐患。
开展“试点示范” 靠前服务再优化
今年4月,江西省生态环境厅在全省范围内广泛推动小微企业危险废物收集转运试点,根据区域产废情况以及小微企业分布情况,合理布设试点点位47个。
“南昌市汽修行业小企业大约有2000余家,多数企业危废年产量不到1吨,且种类繁多,危险废物处置单位进城集中收运成本高,处理价格高等。试点点位建成后实现实时上门收集转运危废,大幅降低运输、管理以及风险成本,小微企业危废处置成本也下降大概一半。”南昌市污染防治中心负责人介绍说。
此外,江西省生态环境厅将进一步细化落实绿色通道、豁免管理、白名单制度、告知承诺、容缺办理等危险废物管理制度改革措施,切实以务实举措创造一流营商环境,不断深化主题教育成效,以高水平生态环境保护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