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源再生资源网!今日是:
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资讯
红河州深入打好水污染防治攻坚战 今年1月—8月,优良水体比例同比增加14.9个百分点
来源:中国环境报 时间:2023-09-21 15:49:09
保护视力色:
【字体大小:

近年来,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以下简称红河州)突出“三水统筹”,强化重点流域水环境治理,推进流域污染减排及生态扩容,持续改善辖区水环境质量。

根据国家、省水质监测数据显示,全州水环境质量改善明显,实现历史性突破,2022年,全州22个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水体比例为100%。今年1月—8月,红河州47个国控、省控地表水断面,优良水体比例为80.9%,与去年同期相比,优良水体比例增加14.9个百分点。

系统治理重点河湖

在“十三五”碧水保卫战交出优良“成绩单”的基础上,“十四五”以来,红河州对标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秉持用生态办法解决生态问题,推进流域水生态修复,努力实现“有河有水、有鱼有草、人水和谐”的目标。

红河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水污染防治工作,严格落实全省水环境质量改善行动要求。2022年以来,州委、州政府专题研究涉水环境保护工作共16次;建立健全由州委书记、州长担任总河长的河(湖)长制,制定《2022年度“地表水环境质量”指标考评细则》,增加水质类别提升加分等措施,激励各县市全力提升考核断面水质。

红河州坚持统筹兼顾,强化系统治理,加快推进重点河湖水环境综合治理,积极争取污染防治资金项目共33个,合计6.3亿元;通过大批治污项目的实施,入河污染物得到切实有效控制;科学保障河(湖)生态用水,推进异龙湖、三角海等重点河湖生态补水,逐步恢复水体生态基流。2022年以来,红河州共向重点河湖补充生态水9000余万立方米;开展河湖生态系统修复,实施生态缓冲带及湿地建设、水域水生植被修复建设,因地制宜建设了蒙自犁江水韵湿地、开远三角海入海口湿地等重点湖库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

强化监测分析研判

为摸清掌握水生态环境“家底”,强化监测分析研判,红河州建立了水生态环境调查监测网络。从2022年6月起,对南盘江及一级、二级、三级和主要支流(湖库)、“三海五河若干溪”109个断面实行定期加密监测,严格落实月度水质分析预警制度机制。

针对监测情况,每月开展一次水质分析研判,及时通报水质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对水质恶化断面县市实行发送提醒函、预警函,并对县市开展约谈;推进排查溯源,召开专项工作部署会,全面核查整治关停企业“两断三清”(断水、断电、清原料、清产品、清设备)情况,集中力量全面开展水环境污染突出问题排查整治工作,采用无人机巡航、现场检查、加密监测等方式开展全流域污染源排查,摸清流域重金属污染源分布。

加强截污治污源头治理

为强化源头治理,化解岸上问题,红河州加强截污治污,先后完成14座城市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13个县市共建成污水管道1490.34公里。

红河州统筹推进农村生活污水综合治理,南盘江流域(红河州段)17个乡镇镇区生活污水设施覆盖率达88.24%,1213个涉农村庄农村生活垃圾设施覆盖率达95.14%。截至2022年年底,全州1190个行政村已完成461个行政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治理率为38.74%;全州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为92.62%,规模养殖场畜禽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为100%。

此外,红河州生态环境局严格执法监管,2022年组织开展“红河绿剑”水生态环境专项执法行动,对南盘江流域7个县市开展检查,共发现问题1793个,立案查处企业87家,形成28个整治专报。开展个旧冲坡哨片区规范整治和火谷都、老虎山工业片区污染调查与风险评估等工作,加快推进火谷都片区历史遗留重金属污染源风险管控、重金属污水处理厂建设等项目,重点防控重金属污染水质。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