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闲置的旧手机该如何处理?数据安全如何保障?在天津市某小区,居民刘女士在楼下的手机回收焕新一体机上,一次性完成了全家5部闲置手机的回收。“操作简单,数据清除也很放心,”她说道,“这种服务确实解决了我们长期以来的困扰。”
这台看似普通的回收设备,连接着一个覆盖全国32个重点城市的手机安全回收绿色供应链平台。这正是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资环)构建资源循环利用体系的一个生动缩影。作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后率先组建的中央企业,中国资环正稳步推进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建设。
循环网络织就资源再生新图景
走进中国资环的电池拆解基地,退役的动力电池在经过严格检测后,正被有序分流向不同场景。那些仍具有使用价值的电池将获得“第二次生命”,投入其他场景进行再利用;而完全报废的电池,则通过先进工艺进行拆解回收。
“目前我们电池拆解后镍、钴、锰的回收率达到99.6%,锂回收率达到91%,”中国资环电池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白春平介绍,“这些金属元素被制成正极材料,重新供给电池制造企业,形成资源的闭环循环。”
这不仅能解决退役电池可能带来的环境风险,更激活了“城市矿山”的巨大潜力。据统计,中国资环链金公司已在全国布局超过34个中心基地和360个卫星基地,初步形成覆盖全国的再生资源回收网络。此外,中国资环绿投公司快速打造、投运绿色低碳循环经济示范基地,并顺利完成我国首批40吨境外电池黑粉原料的进口。
多元废弃物循环体系助力“无废城市”建设
从废旧机动车到退役光伏板,从废弃塑料到废旧纺织品,中国资环正在多个领域构建更加精细化的循环利用体系。
机动车回收业务已形成“车—件—料”的核心链路。在专业的拆解车间,工人们正对回收的废旧车辆进行精细化拆解。可用零部件经过严格质检后,作为回用件进入市场;其余材料则按类别分流至相应的再生利用渠道。
“我们聚焦风、光、储、热、生等领域积极展业,退役光伏高值化领先技术已在深圳、天津布局生产基地。”中国资环新能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冬容表示。与此同时,中国资环在天津建成的中国设备资产循环平台已正式上线,着力打造央国企商业合作新模式。
在绿色纤维领域,中国资环绿纤公司着力打造“互联网+回收+分拣中心”废纺回收模式,推进绿色智能分拣中心建设,保持着年推出超8000款绿色服装设计方案的能力,已成功打造42款生态个人防护产品,绿色托盘产品通过了欧盟相关认证。
塑料污染治理工作也在持续推进。中国资环塑料公司与多地政府、相关企业合作,围绕垃圾填埋场综合治理及生活垃圾减量化开展合作。同时,与科研院校共建的联合实验室内,科研人员正致力于废塑料制绿色航煤、生物酶解、易再生新材料等核心技术研发。
创新驱动正成为资源循环体系建设的重要支撑。中国资环成立3个月即举办首届科技创新大会,成立科创委员会与专家委员会,对接国内外30多家科研院所,储备资源循环先进技术。此外,还联合发起“中国—上合组织绿色产业合作联盟”,组织四场生态链合作对接会,与千余家行业企业、协会及地方政府开展交流合作。
“我们将围绕提升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水平这一核心,优化战略布局,调整产业结构,构建多层次、立体化、高效率的资源回收再利用体系,加快打造全国性、功能性的资源回收再利用平台。”中国资环党委副书记、董事、总经理朱建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