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市区东江西路与纬十五路交会处的河源110千伏中心变电站占地面积1168平方米,目前已完成主控楼体、设备基础设施建设,预计11月底竣工,该项目投入使用后将有效缓解中心城区、东江湾片区用电紧张问题。
“这是我市首座室内GIS(气体绝缘)变电站。”说起河源110千伏中心变电站,河源供电局相关人员表示,该项目走线全部采用地下电缆,跨越东江。电缆全程地下走线,此举在河源供电发展史上尚属首次。
大力推进河源110千伏中心变电站建设,是河源供电局全力支持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缩影。党的十八大以来,河源供电局科学规划电网布局,全面推进各级电网建设,充当河源经济发展的“先行官”,最大限度地发挥电网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为河源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回顾十八大,喜迎十九大。在新的征程中,河源供电局将加快电网建设进程,建设更加安全可靠的电网,科学规划电网和完善电网结构,不断提高供电能力和供电可靠性,为“美丽河源”、“幸福河源”建设提供充沛电力。
建电网 5年斥资34亿元“强筋骨”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充沛、可靠的电力供应至关重要。据河源供电局计划发展部负责人介绍,2016年,我市电网建设稳步推进,全年完成电网建设投资12.8亿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109.6%,其中建成投运500千伏上寨变电站#2主变扩建工程。500千伏上寨站是我市首座500千伏变电站, #2主变顺利投运,缓解了我市500千伏单一电源供电问题,对提高全市供电安全性和可靠性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还建成投运220千伏方红输变电工程,重点解决了江东新区、黄沙片区用电问题;建成投运220千伏上寨至塔岭线路,进一步满足了东源县北部地区用电增长需求;建成投运110千伏扬子坑第二台主变扩建工程,满足了河源高新区用电发展需求。
虽然2016年河源电网建设成果显著,但局部供电“卡脖子”现象仍然存在,负荷高峰期仍会不同程度出现负荷受限或错峰情况。为此,河源供电局继续加快推进电网规划建设,2017年计划完成电网建设投资12.6亿元,其中主网投资4.4亿元,将建成投产主网项目15项,包括建成220千伏赤光输变电工程,110千伏市区中心站、方红站至中心站线路工程,110千伏陂头扩建工程,110千伏兴隆扩建工程等。配网投资8.2亿元,建设改造1667个项目,重点解决单线镇供电、网架薄弱、台区低电压等问题。据河源供电局基建部负责人介绍,2012年至2016年,河源供电主网建设总投资14.5亿元,配网建设投资19.5亿元,主要以“固一核、强二环、提高片区供电可靠性”为目标。在主网建设方面,规划优先解决片区问题,强化骨干网架,从而提升片区的供电可靠性。在配网建设方面,通过自主编制“一镇一册”规划,全面了解和掌握配网供电现状、设备水平和供电能力,不断提高配网投资决策能力,保证投资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经过5年发展,河源电网基本形成以500千伏上寨站为枢纽,8座220千伏变电站为中心,61座110千伏变电站为支撑,南北双环,链式分片供电的强大电网,大大提升了供电能力和供电可靠性。
据了解,“十三五”期间,河源供电局计划投资约40亿元进行电网建设改造,新增35千伏及以上变电容量约450万千伏安、输电线路约1600千米,配网可转供电率达95%以上,最终形成以1座500千伏变电站为核心,12座220千伏变电站为支点,220千伏南北双环的主干电网。同时,重点提升110千伏供电的可靠性,完善边远山区35千伏布点,提升对边远山区的供电质量。
稳电压 农户用上“舒心电”
经常停电、煮饭半生熟、电灯忽明忽暗,这些曾经困扰着村民的用电问题随着农网的升级改造迎刃而解。
以前,因水电站供电不足、线路老化等问题,村民用电一直处于紧缺状态。据河源供电局相关人员介绍:“一些区域的自然村电网基本建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由于运行维护和更新改造不到位,存在电网薄弱、线路残旧、停电次数多和时间长、电压质量不稳定、安全隐患多等问题,无法满足群众的用电需求。”
为此,河源供电局全面摸底排查,在2013年制定了低电压治理3年专项改造计划,针对全市近1000个低电压台区深入分析,逐一编制了科学合理的改造方案,对运维管控无法解决的低电压台区,采用新建、增容、加大线径等措施进行治理,利用综合管理、基建等多种手段,科学制定了低电压台区治理方案,投资3.5亿元分3年完成了改造,全面提升河源农网的供电质量和供电可靠性。
“偏远山区用电难、低电压等问题得到有效缓解,之前因电压低,电饭煲、电冰箱、空调等无法使用的电器,现在使用起来也不成问题了。”河源供电局相关人员说。
升农网 扶贫走上“快车道”
“我们现在正在做大棚,要做好几百亩,以后会增加苗圃,种植其它品种,到时候用电量会更大。”日前,在广东中兴绿丰发展有限公司顺天农场,场长吴志平告诉记者,东源县顺天镇大坪中心村农网升级改造后,农场用电得到了保障,让他更加坚定了投资的信心。
2016年,国家部署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作。在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作中,河源供电局坚持规划引领,结合河源农网实际情况,率先打造农网改造示范点,坚持“补短板、调结构、促增长、惠民生”的原则,在全市各地如火如荼地推进农网改造升级工作。
河源供电局相关人员介绍,在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作中,河源供电局提前谋划,以问题为导向,以精准为原则,深入基层了解农村实际情况,经村民代表、村委会、镇政府确认,编制“一村一方案”、“一所一册”、县级配网规划和“十三五”配网项目库,统筹立项并实施,通过政企多层次合作,解决项目用地、线行、办证等问题,并取得了当地群众对农网改造升级的支持,改造升级工程有序稳步推进。
“农网改造不管对农户、还是村委,都是一件大好实事,所有人都非常支持农网改造。”农网升级改造示范村大坪中心村村委会主任朱永亨告诉记者:“以前,有老板想到我们村投资办个小企业,但由于电力不足,一直没办成。现在农网改造后,老板马上又过来跟我们村洽谈了。”
据了解,全市纳入改造升级计划的中心村共344个,数量全省最多,为粤东农网改造升级的“主战场”,农网改造工作任务重、变化大、时间紧。河源电网“十三五”期间计划投资25.2亿元开展新一轮农网升级改造工作,2016年至2017 年,投入7.01亿元完成全市 344个中心村农村电网建设和改造升级。至2018 年底,全市农村电网供电可靠率不低于99.95%,综合电压合格率不低于99.98%,户均配变容量不低于2.06千伏安,全面建成“安全可靠、结构合理、适度超前”的农村配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