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要想富,先修路。无数发达地区的实践已经充分证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一个地方的发展起着基础性、先导性重要作用。对于后发河源而言,公路交通建设在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东北部核心城市、实现率先振兴进程中就相当于发展的“双翼”,“双翼”不展则振兴无力。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打造交通强国,建设美丽公路。今年12月,河源人民非常关注的汕昆高速河源段就将竣工通车。与时间赛跑,“路地配合”典范,生态美丽公路……汕昆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后,定会成为我市高速公路网络建设的又一个值得铭记的丰碑,必将在河源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枢纽门户的发展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在汕昆高速河源段建设过程中,市委、市政府一直高度关注,市主要领导多次到建设工地检查工作,分管领导每月都到工地现场办公,把问题解决在一线,把矛盾化解在基层,营造了无障碍施工环境。途径龙川、东源、连平三个县的县委县政府全力配合,提供贴心的“保姆式”服务。市交通、公路、公安、国土、环保等有关部门一直全程跟进,尤其市公路局把协调汕昆高速河源段建设当成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派出得力人员投入建设全过程,为项目顺利推进营造了无障碍施工环境,确保了项目如期通车,为地方发展作出了应有贡献。
■ 发展之路
彻底结束连平县城到市区无高速历史
对于连平人谢先生来说,每次从市区回老家都是一场惊险历程,从连平忠信镇到连平县城那段盘山公路曲折难行,成为了他回家的心悸路。不过,让谢先生高兴的是,这种状况终于要在今年彻底改变,因为汕昆高速河源段要在12月通车了。
汕昆高速公路河源段是河源“五纵五横五联”高速网络中重要的“一横”。这条高速横向连接了粤赣高速、大广高速和在建的河惠莞高速、规划中的河惠深高速,把经过河源的南北大动脉全部连接起来,对健全河源高速网络具有重要意义。更重要的是,该公路建成通车后,将彻底结束连平到河源市区无直通高速的历史,缩短车程约半个小时;也结束了龙川至连平无直通高速公路的历史,缩短车程1个多小时。
据悉,汕昆高速公路河源段全长约127公里,途径我市的龙川县、东源县、连平县,终点位于韶关市翁源县龙仙镇。全线双向四车道,设计时速100公里。工程于2014年12月31日正式开工,计划在今年下个月建成通车。目前,项目已累计完成投资88.7%,路面工程沥青下面层完成96%,沥青中面层完成95%,沥青上面层完成95%,房建工程完成96%。
打开汕昆高速公路河源段的线路图,可以清楚地看到,汕昆高速公路河源段共设有互通式立交13处,对于沿线乡镇具有非常重要的辐射带动作用。其中包括,佗城枢纽互通(接梅河高速通往河源、梅州,接地方道路通往龙川县城老隆镇、佗城镇),佗城互通(通往龙川县城老隆镇、龙川火车站、佗城镇),义都互通(通往龙川县义都镇),船塘东互通(通往东源县船塘镇、漳溪乡、上莞镇),船塘西互通(通往东源县原黄沙镇),三角枢纽互通(接粤赣高速通往灯塔镇、市区、和平县、江西赣州),忠信东互通(通往连平县忠信镇、三角镇、绣缎镇),油溪互通(通往连平县油溪镇、高莞镇、忠信镇),连平东互通(通往连平县城元善镇),元善枢纽互通(接大广高速通往连平县隆街镇、上坪镇,韶关市新丰县、广州市),连平西互通(通往连平县城元善镇),陂头互通(通往连平县陂头镇,翁源县龙仙镇、南埔镇),南浦枢纽互通(由武深高速代建,于2018年建成通车,将通往韶关市区)。
■ 效率之路
成就路地配合默契的“河源速度”
汕昆高速公路全长约127公里,全线桥隧比例高达43%……众多的控制性工程,繁重的征地拆迁任务,复杂的地质条件,严苛的生态要求,使汕昆高速河源段曾被称为广东省高速网建设中最难的一段。
有一高速公路建设时间表也值得关注:2014年9月,公路获批建设,当年底就正式开工;2015年9月,完成征地任务、全线开工;2017年12月,公路将建成通车。
两年半时间,如期建成难度最大的高速公路,可以说是“路地配合”非常默契的一个典型。建设业主主动出击、争分夺秒,地方政府敢于担当、披荆斩棘,双方相互配合、与时间赛跑,才最终成就了高速公路建设的“河源速度”。
项目用地报批是第一关。广东省南粤交通龙连项目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省网高速项目用地必须到国土资源部报批,有些项目报上去可能两三年都批不下来。在河源市政府及交通、公路、国土、林业等相关部门的支持下,河源段项目只用了不到90天时间,就完成了用地报批手续,刷新了行业记录。
千难万难,征地拆迁工作最难。市委、市政府对该项目倾注了大量心血,主要领导及分管领导多次召开动员会,对全线征拆工作进行部署,公路、交通、国土、林业等相关职能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全力协调配合,沿线县、乡镇则严格落实征拆主体责任,为项目推进营造了无障碍的施工环境。市公路局还专门成立了汕昆高速协调小组,不定期到施工一线了解工程进展情况,解决遇到的问题,建设期间,仅仅召开的工作协调会就达70多次,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征地拆迁工作极为繁琐、细致,不仅要按照政策规范操作,而且针对个别特殊情况要拿出实际解决方案,做到既不出现阻工、又能回应群众诉求。在征地拆迁工作中,地方政府和各有关部门坚持“一切为了高速,一切让位高速”的基本原则,不敢稍有懈怠,加班加点成为工作常态,一旦发现问题及时跟踪到一线协调解决,真正做到了宣传、政策、补偿、协调“四到位”,为建设业主提供了贴心的、全天候的“保姆式”服务,获得了各方高度评价。
在项目施工阶段,建设业主则抢抓旱季施工黄金期,开展了三次劳动竞赛,既有整体进度的快速推进,也有重点工作的集中突破,在确保质量、安全的前提下大干快上,为顺利如期通车奠定了基础。比如,项目最难的控制性工程金花隧道全长约4700米,21个月就使隧道贯通,刷新了全省4000米以上特长隧道开挖贯通纪录。
■ 美丽之路
环保设计生态施工打造“美丽公路”
试行在即将通车的汕昆高速公路河源段,路面宽广通达,路边绿树丛生,使人有一种“车在画中行、人在景中游”的美好感受。建设如此绿色生态的高速公路,彰显了我市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打造“美丽公路”的生动实践。
质量第一——这是汕昆高速公路河源段项目建设的核心所在。为此,建设业主和市公路等各相关部门以建成“内涵美,生态美”的高速公路为目标,强化管理、加强管控,竭力打造品质工程标杆。在设计阶段,建设业主便强调了公路设计的环保性,以对环境的最小破坏为原则,优选桥梁和隧道穿越,避免大挖大填,做到了最小化占用,保住了绿色的“源头”美。
施工过程中,制定有针对性的强基方案,加强高填路基质量;严抓浆砌结构物质量检验,提升排水工程质量;坚持“开挖、防护、绿化”三同时,确保边坡稳定;严格落实路面施工“零污染”要求,多举措保障“零污染”目标得到实现……施工方案的优化,质量标准的严苛,生态环保的理念,让该项目品质得到有效保障。
在该公路全线通车前,边坡覆绿率已达100%,中分带植被规格统一,创新设计的观景平台,独具风格的隧道内景观照明,提升沿途景观美不胜收,无一不体现了“人性化、本土化、绿色化”的设计思路,彰显着尊重自然、和谐发展的建设理念。环保设计,生态施工,汕昆高速公路河源段以“绿富共赢”为目标,创造了广东高速公路建设的“美丽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