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从市卫计局了解到,目前我市医疗联合体(下称“医联体”)建设工作进展顺利,其中市妇幼保健院已与全市五县两区等10家医疗单位签约,成立全市妇幼保健医联体;市人民医院已与各县区综合医院、乡镇卫生院及部分民营医院共18家医疗单位签订了《河源市医联体建设协议书》。
据了解,为了进一步推进我市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日前我市印发了《河源市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明确提出,要基本搭建医联体相关制度框架,全面启动多种形式的医联体建设试点,全市三级公立医院要全部参与并发挥引领作用,建成一个有明显成效的医联体。到2020年,全面推进医联体建设,形成较为完善的医联体政策体系,全市所有二级公立医院和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全部参与医联体,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
同时,《方案》还提出,要逐步构建多形式医联体组织模式,组建以源城区人民医院为牵头单位,由乡镇卫生医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含民营)等医疗机构组成的源城区医疗集团。2020年前,各县要全面建成以县级医院为牵头单位,乡镇卫生医院、村卫生站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基础的县镇村一体化管理模式的医疗共同体,其中和平县按试点要求于去年底建成,其他各县于2018年开始推进;要以市人民医院、市中医院、市妇幼保健院为牵头单位,与县级人民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院等医疗机构(含民营)组建10个专科联盟。同时,要大力发展面向基层、边远地区的远程医疗协作网,对于无法归类到以上模式的,可在建立的对口支援关系基础上,通过托管县级医院获派驻管理团队和专家团队提升县级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的形式组建医联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