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源再生资源网!今日是:
积极谋划推进重点工作 为“两个河源”建设添砖加瓦
3月30日,市人社局局长邓小强、市教育局副局长陈俊荡、市民政局副局长李秀青应邀参加了“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系列微访谈”栏目访谈。他们表示,将积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四个走在全国前列”的重要要求,积极谋划重点工作,推进就业、教育、人才培养引进、社会保障等工作,为“两个河源”建设添砖加瓦。
【谈认识】习总书记重要讲话是推进“两个河源”建设行动纲领
邓小强说,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对广东在新时代新起点开创工作新局面提出明确要求和发展目标,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在广东的具体化,为广东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铸就新辉煌指明了前进方向、注入了强大动力、提供了重要遵循。河源要按照“四个走在全国前列”的目标和要求,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陈俊荡说,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提出的“四个走在全国前列”的重要要求,是今后做好广东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也是全力推进“两个河源”建设,把河源加快建成粤港澳大湾区东北部核心城市的行动纲领和根本遵循,对河源全面决胜小康、率先振兴和同步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战略指导意义。
李秀青说,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对加快河源率先振兴发展具有非常强的指导性和针对性,是做好新时代各项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河源提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东北部核心城市战略定位和“两个河源”的发展思路,这是市委、市政府贯彻“四个走在全国前列”要求的生动实践和具体举措。河源要在粤东西北率先振兴,就要加大创新驱动力度,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抢抓发展机遇,走出一条具有河源特色的高水平保护下的高质量发展道路。
【谈落实】结合本职工作学习贯彻落实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邓小强说,市人社局将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与推动人社重点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以“四个走在全国前列”要求引领河源人社事业发展。促进就业率稳中有升,今年全年城镇新增就业超过4.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做优做强“赢在河源”“创业创新大赛”两项赛事,建设河源高新区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促进社保扩面征收。继续推进为企业降成本社保政策。建立社保数据大平台,实现“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深入推进和谐劳动关系创建活动,实行企业“红黑榜”制度,严格落实工资分账管理、工资支付保证金、欠薪应急周转金等各项制度。
陈俊荡说,市教育部门将认真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做好教育工作。深入开展教育系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持续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以“创建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市(县)”为总抓手,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全面改善学校办学条件,提高教育信息化水平;重视加强学校内涵建设,更加扎实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学校办学质量。按照国家和省的统一部署,积极稳妥地推进高考和中考改革;探索中小学校集团化办学模式改革,促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全面加快广技师河源校区建设,确保校区今年8月份正式动工,明年9月份一期竣工并正式开办。
李秀青说,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过程中,将充分发挥民政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基础作用。积极推动城乡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扎实推进城乡社区协商活动,建设一批城乡社区协商示范点。推动村(居)“一门式一网式”政务服务系统的管理和使用。推进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转移职能和购买服务工作,更好地发挥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着力探索社会工作新路径,根据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从业领域、工作岗位和职业水平等级,落实相应的薪酬保障政策,充分调动专业社工参与社会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形成有序推动基层社会治理的合力。
【谈计划】培养引进高素质人才,为“两个河源”提供人才支撑
邓小强说,人社部门将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积极破除人才发展体制机制障碍,进一步优化人才激励和评价机制改革,为我市建设“两个河源”提供有效人力资源供给。强化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设,组织开展“双百人才河源行”活动,即100名河源籍博士硕士毕业生、100名本科毕业生回家乡河源看一看、走一走,更好了解河源发展,动员鼓励他们回家乡就业创业。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加快推进技工院校产业共建,围绕我市振兴发展的龙头产业,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扩大合作班招生规模,促进技能人才有效供给。
陈俊荡说,将针对我市教育短板,重点加快农村教育、学前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发展,夯实我市教育基础,补足教育短板。通过选聘、培训、考核考评等方式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素质,激发干事创业活力。坚持以学生为主,重视理论课程与实验实训相结合,文化课堂与社团活动相结合,校内教学与校外实践相结合,培养有实践能力、探究能力、视野开阔、有社会担当的创新型人才。
李秀青说,民政部门将加强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推动农村低保兜底扶贫。健全和完善医疗救助制度,全额资助特困供养人员、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建档立卡贫困人员以及低收入救助对象参加城乡基本医疗保险。探索社会力量参与救灾模式,逐步引入社会力量有序参与减灾救灾工作。加强救灾物资储备,做好新生灾害的防范应对工作,确保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加快城乡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建立和完善养老机构责任险和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护理补贴制度。继续做好留守儿童的关爱保护,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和困境儿童保障示范创建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