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监检查东莞惠州佛山中山6家企业 查封约300万个发泡餐盒 “黑餐盒”从工厂出来后,通过什么样的渠道流向市场?最终又被谁消费了?据了解,“黑餐盒”在市场上越“黑”越好卖——因为更便宜,最终源源不绝地流向餐馆食肆,到达消费者嘴边 广东省质监局4月28日组织对举报的6家企业进行执法检查。6家企业中有2家正在生产,执法人员查封了涉嫌违法生产 的一次性发泡餐具221万个,其中惠州市怡轩发展有限公司21万个,东莞市万江万盛塑料制品厂200万个。3家企业现场无生产行为,但仓库存放有一次性发 泡餐具产品,共80万个,其中佛山裕凯三禾塑料制品厂39万个、中山裕光车仔加工厂36万个、博罗县龙溪镇保利塑料包装制品厂5万个。另1家企业按举报人 提供的地址未找到,后经执法人员排查,在附近的中山小榄镇威煌塑料厂仓库内查获一次性发泡餐具1.38万个。当地质监部门已依法对上述6家企业进行立案调查。 5月25日,东莞万江万盛塑料制品厂,依然是厂门大开,却没有了机器轰鸣,场内只剩下管理人员。搅拌机中依然放有大量原材料,不过新料与旧料的比例有了变化,新旧料比例接近1比1了。 “怎么不生产了?”跟工作人员攀谈起来,一位管理人员介绍,“停产10多天了,原料比例变化之后,产品成本提高了3元,但是卖不出去了。”报料人解释:“价格竞争让很多企业不得不选择废塑料,用新料生产的企业反而生存不下去,造成市场上越黑的餐盒越畅销。” 奇怪的是,现场看不到一张质监局的封条。报料人介绍,10多天前他曾到厂里看过,东莞市质监局的封条被厂里的人从产品上撕下来贴在墙上,但这一次连墙上的封条也不见了。 现场一名身穿红衣的管理人员解释,封条其实还在产品后面的墙上,只是外人看不到罢了,“现在能出多少货就算多少货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