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郁闷呢,以后一定不再这么大意了。”11日,家住湖南醴陵玉屏山的顾小姐向我们讲述了一件很苦恼的事。原来,一个礼拜前她卖废品的时候没注意,将以前记电话的小册子当废纸卖掉了。没想到,接下来的几天,居然有好几个朋友半夜收到陌生人的骚扰信息和电话,真是太郁闷了。 你可曾碰到过类似情况?身份证复印件、对账单、简历……这些东西经常被我们随手卖掉。完全没留意上面记录的一些重要信息,将带有电话号码、家庭住址等详细信息的名片或简历一并出售给废品回收人员…… 废品回收店内“隐私”随处可见 通过对湖南省醴陵市一些废品收购店进行调查,发现废品中“藏”着大量个人信息。 李师傅从事废品收购多年,市里的一些社区、学校、单位都成了他的固定客户。他介绍,在家庭和单位卖掉的废纸中,名片、快递单是最多的,上面清楚记录着姓名、电话和地址。“我也收到过简历、发票,有时候还有身份证复印件 。”而在位于城南的一家废品收购店,我们发现了包括身份证、驾驶证在内的各种证件复印件、带有姓名、地址和电话的包裹单、公司员工通讯录。甚至ATM机取款回执单都有。 的确有人出钱买隐私 如此“丰富” 的个人信息?会不会被某些人利用?多位收购者表示,既然人家都卖了,就是废品了,根本不注意带不带个人隐私。但也有废品收购者告诉我们,平时也会有人来打听是否有身份证复印件这类东西,“我们都会回答‘没有’,毕竟这涉及到个人隐私,万一给别人带来不便,我们也会良心不安。” 我们随后找了一张办证的小广告,拨通了上面的电话。对方表示,只需提供姓名、性别、地址、出生日期、身份证号码以及照片。他进一步解释说,如果没有地址等信息,他们可以提供,只要传送一张照片即可,至于那些信息是从哪里来的就不得而知了。 真没想到,废品也能泄露信息 个人信息被自己不经意间“卖掉”后,被不法分子利用的情况,许多市民表示:“真没想过。” 市民刘女士对此十分惊讶,“不会吧,这废品都不安全了!”她平时最不注意的就是把看过的快递、拆过的包裹,连封皮带单子和纸箱一起卖掉,咋就没想到,自己的个人信息就可能这样泄露出去。“以后,可得长个心眼了。” 提高个人信息保护意识 “这些无意间泄露出去的个人隐私很可能被利用。”从事律师工作多年的许斌介绍,这些信息被用来进行推销、诈骗、造假、发送垃圾短信、办理电话号码和有关登记,甚至办理信用卡都不是不可能。“现在一些人造假证的技术很高,我们必须提高警惕。” 为此,许律师提醒广大市民,在卖废品前,应该仔细检查,对涉及个人隐私的材料应进行粉碎、焚烧。如果遇到个人信息被不法分子利用,实施诈骗等行为,应当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