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源再生资源网!今日是:
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资讯
垃圾分类明星小区的“马甲侠士”
来源:南方日报 时间:2019-12-05 09:44:09
保护视力色:
【字体大小:

    曾是音乐老师,如今醉心于做垃圾分类督导,志愿者宋之威的选择有些另类

     “你笑起来真好看,像春天的花一样……”记者第一次见到宋之威时,他正站在零废弃大讲堂的最后一排,伴随着讲堂内响起的微笑操音乐摇摆。

    他身材瘦削,个头不高,发型干净利落,一件宽大的红色马甲罩在衬衫外,搭配一条棕色牛仔裤。

     3个月来,每周二、四、六、日18时许,宋之威总会提前出现在垃圾分类明星小区——深圳龙华区华美丽苑小区,担任垃圾分类督导员。

    可他却住在几公里外的城中村。仅仅3个月,小区居民从不听话到乖乖进行分类甚至加入义工行列,宋之威到底有什么秘诀?

    每个周末,宋之威都会抽一天时间做义工,这时,他是一名传播垃圾分类知识的蒲公英计划志愿讲师。他说自己像一颗蒲公英的种子,能将善良美好的生命力散落四处。

    话唠的魔术三个月让义工队伍覆盖小区

     夜幕刚刚降临,在龙华区华美丽苑小区,宋之威正在为前一晚被落下的一桶厨余垃圾而头疼。

    穿着一件背后写着美丽深圳红马甲的他,手持一把大铲,匆匆朝小区垃圾分类集中投放点走去。即使在夜色中,那一身红色也依旧显眼。

    他一边嘟囔着,不知道为什么,昨晚分出来的厨余垃圾,环卫公司只拉走两桶,还剩下一桶……”一边熟练地打开厨余垃圾桶,用铲子两三下压实。松了一口气,他接着动身去巡视下一个集中投放点。

    还未到晚上7点,小区广场上已经有不少出门散步的住户。此刻,宋之威的话痨本性显现出来了——

    阿姨出来走走啊。

     “大叔最近好久没见到你了?

     “娜姐,今晚有个队长不来做督导了。

    别看宋之威一副熟稔的模样,他以垃圾分类督导员的身份与此地结缘仅有3个月。

    2016年,宋之威认识了深圳市垃圾分类推广大使、公益人士许楷楠,并在她的影响下走上了公益之路。前不久,也是在许楷楠的推荐下,宋之威来到了华美丽苑。当时,尽管小区已配备了设备,但垃圾分类仍是一片空白。

    也不知他变了什么魔术3个月时间里,陌生人宋之威建起了一支300人的义工队,小区垃圾分类工作变得井然有序。

    宋之威说,第一步是混熟3个月前,小区住户们普遍不了解垃圾分类,依照常规应该先进行入户调查。我就一个人,力量有限,就想着先混个脸熟。于是,宋之威逢人就打招呼、随时随地打开话匣子,笑谈自己是话唠,了解和信任就这么一步步建立起来了。

     在聊天的过程中,宋之威还不断思想输出,告诉居民垃圾分类是小区非做不可的事,与大家息息相关。一来二去,垃圾分类义工群便建成了。

    通过义工群,宋之威拉起了华美丽苑小区300余人的垃圾分类义工队伍,基本覆盖了小区的每家每户。

发展小伙伴4个孩子当上小队长

     温馨提示:晚上7点至9点为我们小区厨余垃圾投放时间,请各位伙伴给厨余垃圾保持纯度,把汤水滤干,里面不能有纸巾、塑料袋、牙签等物体……”

    每晚7点之前,宋之威的温馨提示总会准时在华美丽苑小区义工群报到。近两周,宋之威去华美丽苑的频率从每周至少四次,降为每周一次。频率的改变,源于经过3个多月的探索,小区的垃圾分类已经逐渐步入自运营状态。

    以义工群为媒,许多居民开始主动报名垃圾分类督导,宋之威便将一周四次的督导频率扩展为每晚,由一名队长带领几名义工进行。目前小区的15名队长中,有4名由孩子担任,宋之威亲切地叫他们小队长

    如今,小区已将单一垃圾桶撤桶并桶,并且指定了3个分类投放点。在每晚7时至9时的厨余垃圾投放时间内,小区的厨余垃圾收集量可达150公斤。小区共有居民300余户,平均每月每户收集厨余垃圾近30斤。

    此外,宋之威还在小区居民中发展了一名接班人——娜姐,慢慢由她来接手小区的垃圾分类事务。

     “我想把之后的小区都打造成这种模式,成熟起来后可以自己运作。宋之威说。

    应对小状况被质疑多管闲事,他这样回应

    最近一段时间,宋之威碰了壁。

    在华美丽苑小区条件成熟后,宋之威开始探索亲子模式,由家长带着孩子一起做督导。原本,他的设想是3个分类投放点由3组亲子督导,但实际情况是,往往只来了3个人……”

    宋之威知道深圳的上班族有多忙。很难!他说,但我们的确需要家长来给孩子做榜样,更何况很多家长也需要受教育。这一模式是坚持还是调整?我和娜姐商量过,再看看,如果总这样肯定要调整。

    不仅如此,近期他还遇到了一些小状况

    此前,也有居民在义工群提出要求补贴。可补贴就不是义工了。该讲原则的时候,宋之威态度非常明确。他特意在义工群以及小区的业主群里发了一份声明,事情才慢慢平息下来。

    宋之威对质疑的态度并不陌生。回顾身处垃圾分类一线的3个月经历,开始一段时间是最难的。很多居民都在观望,我也拿不准大方向,听多了反馈会感觉有点虚,很难撑下去。宋之威说。

    甚至,他还被批评多管闲事,不住这儿却来管这儿的垃圾。他用一句话回应不解:咱们不都是垃圾产生者?

    在宋之威看来,进行垃圾分类就是对自己负责。垃圾可能危害土地、水资源,慢慢影响到我们的居住环境。他用非常坚定的语气说,当你把这些事情和自己联系起来,进行垃圾分类就会更有力量。

     “加油!”“咱们一起加油!正如这句挂在嘴边的加油,宋之威始终保持着干劲,我觉得人就像一个磁场,会影响到周边,你自己得先是这样,才能感化身边的人。

    选择的背后出租屋里有画,有花,还有琴

    在微信个人页面上,宋之威这样介绍自己:深圳垃圾分类传播者,关注社会安全,提供监控网络等弱电工程安装与维护。

    宋之威与朋友一起开安防公司,为的是讨生活。此前,他毕业于音乐专业,曾在琴行当过四年钢琴老师。他说,老师身上肩负着对学生的责任,要关注每个学生的细节。这也许是他将垃圾分类做得扎实而有特色的原因之一。

     “音乐和义工不矛盾,都是在充实自我,温暖他人。在现实面前,他的选择其实略显奢侈。因此,他特别感谢自己的妻子。

     “没有家里的支持,我真的很难走下去。每晚做完垃圾分类督导回到家里,他疲惫得不想开口。此时,妻子会端上热腾腾的饭菜,那一刻真的很幸福

     走进他的家,客厅四面墙上挂满了一家人不同时期的全家福,墙壁半人高处,一幅涂鸦的水彩画尤为显眼。桌上的玻璃花瓶中插着一大束百合,他的妻子会定期换上不同品种的花;小角落里,他的一双儿女还养了3只小乌龟。很难想象,这里是城中村。

    在不算宽敞的两房一厅里,还放着一架电钢琴。每当他弹起钢琴,6岁的女儿与2岁的儿子会兴奋地在床上蹦来蹦去,停不下来。

     “爸爸我想学钢琴,教我吧!面对女儿的请求,他认为为时过早,孩子的性子还没定。再等等,先慢慢影响她,按部就班地教肯定不如潜移默化效果好

    尽管选择离开了音乐,宋之威仍没有放下自己的专业。他说,音乐是无时不在的,无需刻意去强调,随时随地,他都会哼上几句。

     “等垃圾分类不再需要我,创业也稳定了,回去当个音乐老师还是没问题的。宋之威说道。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