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陕西省铜川市委常委会会议专题研究中央和省委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工作,对整改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工作进行了安排。会议强调,要提高站位,坚决扛牢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认真抓好中央和省委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进一步巩固提升生态环境治理成效,让全面小康成果更实、成色更足、质量更高。
自生态环保督察整改工作开展以来,铜川市牢固树立底线思维,压紧压实生态环保督察整改的政治责任,市委常委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及专题会议定期研究推进,按照市委统一领导,人大、政协监督跟进,政府落实推动,部门协同配合,整改单位具体负责的工作机制,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整改工作全面推进,问题整改成效显著。
针对中央和省委生态环保督察反馈的涉气问题,铜川市开展了秋冬季攻坚行动、区域扬尘专项整治、汽修行业VOCs专项治理,实施了燃煤锅炉拆改和燃气锅炉低氮燃烧改造。通过督察整改,全市空气质量持续向好,截至今年8月31日,铜川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193天,优良天数和PM2.5、PM10平均浓度在关中五市最优。
水环境基础设施历史欠账多是制约铜川市水质达标的突出短板,也是督察整改的重要内容。铜川市多措并举,举全市之力促水质达标,完成了北市区5.8公里老旧管网改造,启动了两座污水处理厂地表水Ⅳ类标准深度治理工程,提前完成宜君县西河水源地问题整改,出台并实施《铜川市石川河上游水环境综合治理方案》,出境断面水质持续向好,2020年4月至今已连续5个月达到或优于国考标准。
铜川市深刻汲取秦岭违建别墅教训,持续开展渭北“旱腰带”矿山修复治理,2019年全市治理48个矿山,治理面积1485亩,中央和省委生态环保督察关注的瑶曲永红石料厂、红旗矿山、佛爷沟、新川沟、超卓等采石矿山均按要求进行恢复治理,三道桥非煤矿山生态恢复重披绿装,秀房沟生态治理成为样板,耀州区红旗矿山治理腾出发展空间。
督察整改工作开展以来,铜川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市生态环境局及相关行业主管部门进行密集现场检查、督办、核实整改情况,按照“党政同责、依法依规、立行立改、严格标准、举一反三”5项原则,梳理排查、分类定级、清单管理,坚持预警、督办、提醒,把辖区环保责任和“管生产必须管环保、管业务必须管环保、管经营必须管环保”的要求落到实处。
铜川市紧盯严查生态环境领域失职失责问题,强化监督执纪问责,硬法硬手亮剑污染。2017年以来查处案件234件,开展助力生态环境保护纪律督查,立案81件,处分158人,组织处理210人。
同时,铜川市及时在《铜川日报》、铜川广播电视台和市政府门户网站公开督察整改工作方案、进展及结果等,接受群众监督。以中央和省委生态环保督察整改成效为主线,结合四大保卫战等重点工作宣传,抓点带面,示范引领,用效果说话,让群众评判,形成环境保护“人人有责、人人参与、人人共享”的社会共治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