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源再生资源网!今日是:
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资讯
核酸检测后的废弃物哪去了? 重庆市沙坪坝区实行闭环管理,确保涉疫废物安全处置
来源:中国环境报 时间:2022-09-05 16:13:06
保护视力色:
【字体大小:

“你们已经到处理地了吗?”凌晨4点,重庆市沙坪坝区生态环境局土固辐科工作人员张均确认了当天最后一辆转运车的情况后,准备结束一天的工作。趁上班前的几个小时,他还能休息一会儿。自8月4日沙坪坝区发生新一轮新冠肺炎疫情以来,这样的作息时间,他已经坚持了很久。

作为涉疫医疗废物转运工作的指导部门,沙坪坝区生态环境局严格监管涉疫医疗废物收集转运,通过“专人、专车、专线”,确保涉疫医疗废物全闭环安全处置,防止病毒二次传播。

加强巡查,确保医废收集规范安全

8月27日晚10点,联芳街道圣泉花园核酸检测点的工作即将进入收尾阶段。这是张均今天巡查的第九个医废收集点位。

“注意捆扎时一定要打鹅颈结,要双层套袋。”张均沿着医疗废物收集点,详细检查设置情况,叮嘱转运人员按规范打包。为应对本轮疫情,沙坪坝区生态环境局根据应急预案,成立22个小组,到各镇街指导做好医疗废物收集和物资储备工作,主要检查点位设置和日常管护情况,确保涉疫医疗废物得到安全收集。

张均介绍,为避免病毒二次传播,涉疫医疗废物的暂存点须避开人员流动区域,搭建专业帐篷并设置警戒标识标线,防止行人靠近。他们每天都会开展轮流巡查,确保点位规范、安全。

分解流程,专人全闭环收运

涉疫医疗废物从收集到转运,沙坪坝区生态环境局对流程进行细分,设置多个流程,每个流程都配备专人,实行专人全闭环收运,尽最大可能降低风险。

记者在现场看到,每个核酸检测点位旁都设置了专业的医疗废物桶,当桶内收集袋装到3/4时,有专门的工作人员将其封口打包放入医疗废物暂存间的医废转运桶中,并对医疗废物外包装进行消毒。在这个过程中,现场收集人员与运送人员全程无交集。待核酸检测点位的全部医疗废物收集完毕后,转运车辆开至就近点位,由收运人员将医疗废物搬运上车,转运至专业的处理地点,进行无害化处理。

“各流程无接触交流,确保每个流程的‘闭环管理’。”张均说。

他们还在每一辆转运车辆上配备了专门的押车人员,确保转运车辆定点停放,随车人员定点住宿,减少社会接触面。

“不仅有现场的押运人员,我们也要全程跟踪车辆的转运情况。”张均介绍,他们为每辆转运车辆都建立了专门台账,详细记录车辆出发时间、地点,通过电话随时了解车辆的停放点位,并记录到达处理地点时间。“不论最后一辆转运车走得多晚,我们都要等其到达目的地后,才能记录销号,这是为实现闭环上的‘双保险’。”

监测水质,确保水环境安全

针对疫情防控中大量使用消毒剂可能对河流水质产生的影响,沙坪坝区生态环境局的监测人员还加强对嘉陵江、清水溪、梁滩河等56个断面、两个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等水质应急监测,确保水质不受影响。

沙坪坝区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犹元波介绍,他们在常规监测指标的基础上增加余氯、抗生素等疫情期间特征指标的应急监测,并对污水处理厂进出口水质在线监测数据进行现场检查。

沙坪坝区不仅是重庆重要的文化区,也有重庆多家重点医院,因此,沙坪坝区生态环境局特别加强对重点污染源的监测。犹元波介绍,他们对6家定点医院和14个集中隔离点废水污水处理厂、主要市政排污口等开展抽测,确保疫情期间医疗废水、污水处理厂等重点排污单位稳定达标排放。“从目前的监测结果来看,沙坪坝区饮用水水源地各项水质指标均正常,总余氯指标均未检出,各重点排污单位均达标排放。”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