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源再生资源网!今日是:
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资讯
扬州开展生态损害“补植复绿”赔偿 企业赔偿费用用于种植树苗,推进运河廊道绿化进程
来源:中国环境报 时间:2023-03-23 15:37:35
保护视力色:
【字体大小:

3月的江苏省扬州市,春意渐浓,生机盎然。近日,在京杭大运河高邮段河畔和仪征市刘集镇白羊山生态环境损害修复林内,一些嫩苗被企业代表、党员志愿者和小朋友们联手种下,扬州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补植复绿活动正如火如荼开展。

据悉,今年3月1日,江苏省生态环境厅等16个部门出台的《关于贯彻落实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管理规定的实施意见》正式施行,江苏各地积极探索通过多元化等替代修复模式更好地推进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工作,提升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工作成效。“补植复绿”赔偿便是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工作的又一次有益尝试。

企业违法排污,赔偿费用用于种植树苗,利用所植树林打造体验式生态环境教育基地——这是今年以来扬州市生态环境部门积聚绿色能量、守护绿色发展的务实之举。压实企业主体责任,增强公众对法律法规的知晓度,多措并举,持续走好扬州绿色低碳发展之路。

损害赔偿+补植复绿,在春季播撒环保“种子”

“我公司在前一段时间对环保认识不足,出现了一点情况,愿意承担因自身环境违法行为对环境造成损害的赔偿责任,开展‘补植复绿’异地替代修复工作。”活动中,高邮一家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代表上台介绍情况。

据悉,这家公司印刷工序挥发性有机废物的收集管道未密闭,由于违法行为持续时间较短、产能较低,经评估,这家公司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数额为6540元,并确定以“补植复绿”的方式异地修复。

“此次我们公司发生水污染事故,除了支付事故现场生态修复费用10.9万元外,再拿出5.4万元用于植树复绿。”在仪征市刘集镇白羊山生态红线区域内,另一家金属科技企业相关负责人介绍。

两处植树现场,大家搬运树苗、挥锹铲土、扶树正苗、踩实坑位,场面热火朝天。“今后,我们将进一步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加大环保投资和改造力度,同时呼吁全社会都来关心支持环境保护。”参加活动的企业代表们纷纷表态。

据悉,此次高邮企业共植刺杉200株,复绿面积10亩;仪征规划面积共100亩,第一期占地5亩,种植树木为榉木。

公众参与+“码”上宣传,打造“体验式”教育基地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的意义在于让企业认识到环境有价、损害赔偿,发展经济决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扬州市高邮生态环境局局长傅阳表示,“我们将种植地址定在京杭大运河河畔,也是希望通过将企业从‘污染者’转变为‘守护者’,用‘绿色’点缀运河沿线,推进运河廊道绿化进程。”

据悉,扬州这两处植树林,不仅是公益林,更将成为体验式生态环境教育基地。而这两处生态公益林的概况,也都已生成二维码,公众可以通过扫码了解公益林的基本情况,号召更多的人为生态环境保护做出努力。“让企业、志愿者、学生一起参与‘补植复绿’,有利于提升公众对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的知晓度、参与度,形成全社会生态环境共建共治共享氛围。”仪征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殷勇表示。

美丽扬州,只此青绿。下一步,扬州将持续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以法治之力守护绿水青山,厚植“好地方”绿色发展底色。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