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实现“双碳”目标,推动校园建筑低碳化,以“阳光·零碳建筑”为主题的2023台达杯国际太阳能建筑设计竞赛于近日在北京启动。本届竞赛由国际太阳能学会、中国建设科技集团中央研究院、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主办,国家住宅与居住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承办,台达集团独家冠名。
竞赛共设置“零碳设计项目——广州科教城文化科技馆”和“零碳提升项目——广州市公用事业技工学院社团综合楼”两个赛题,项目选址位于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赛题结合“双碳”政策导向,旨在推动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上的应用,打造科教城绿色低碳理念的展示窗口,探索零碳建筑建设的路径。
竞赛组委会特别颁发“杰出贡献者”奖给台达创办人暨荣誉董事长郑崇华先生,感谢他在推广绿色建筑、致力环保事业,及17年来对竞赛作出的卓越贡献。
启动会上还举办了2022届竞赛“阳光·山水驿”颁奖仪式,赛题选址位于四川省平武县关坝村大熊猫栖息地自然保护区,以科学考察站为题,探索生态保护新途径与新思路。2022届竞赛组委会共收到有效作品172件,设计水平和质量较往届有较大提升。与会专家及高校团队百余人参与活动,活动同步线上直播,直播间互动热烈,共5.8万人(次)在线观看。
中国工程院院士、台达杯国际太阳能建筑设计竞赛评审专家组组长崔愷表示,台达杯竞赛是一项非常有意义、实实在在推动绿色建筑发展的赛事,在台达的支持下,赛事获奖作品已在青海、四川、江苏等地陆续实施落地。时至今日,太阳能及其他清洁能源的利用越来越多地被关注,且已成为市场上可以推动和实践的项目。太阳能应用已成为当今建筑设计绿色新美学的重要标志,希望各方一道持续支持推动绿色建筑发展。
中国建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中国建设科技集团中央研究院执行院长刘志鸿表示,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是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领域统筹协调,高校承担起更多的绿色低碳教育的时代责任,建设更多低碳校园,让学生们更早地建立体系,培养出具备扎实知识和能力素质的专门人才,使学生成为未来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中坚力量,形成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人才梯队。
竞赛主办单位、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马海表示,竞赛的规模、作品的水准、行业的影响力逐年上升,在一定意义上引领着中国太阳能建筑的发展方向。竞赛活动开展近20年来,初心未变,始终坚持以太阳能建筑为题,推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在建筑中的集成应用。竞赛成为全球的品牌竞赛活动,平台效应日益凸显,影响范围愈加广泛。竞赛以获奖作品实地建设为突出特色,截至目前,已有5个竞赛项目落地投入使用,第6个项目已开工建设。并期待更多人关注、参与竞赛,共同传播绿色低碳、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理念。
郑崇华表示,环保节能是台达长期关注与努力的方向。建筑占全球能耗的30%—40%,建筑领域的节能减排,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一环。台达从2006年起,陆续在全球打造及捐建32栋绿色建筑及两座绿色数据中心。台达采用企业核心技术能力,发展智慧节能的楼宇解决方案,并运用多年自主减碳经验,着力构建零碳解决方案,打造对环境友好并兼顾使用者需求及健康的生活环境。台达愿意分享产业经验,运用科技手段,实现建筑节能减碳。
国家住宅工程中心低碳建筑技术研究所所长鞠晓磊介绍道,作为以“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为题的品牌赛事——台达杯竞赛开始于2006年,至今已连续举办11届,全球先后有万余支团队参赛,提交了2000多件有效作品,赛题覆盖了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城市住宅、既有建筑改造、灾后重建、适老建筑、幼儿园、科考站等多种类型,都切入社会热点、契合实际需求。
国家住宅与居住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总建筑师曾雁详细介绍了本届赛题。同时,邀请竞赛评审专家点评、回顾竞赛历程,并发表对新一届竞赛活动的寄语。
启动会还邀请到台达首席品牌官郭珊珊、台达首席可持续发展官暨发言人周志宏等,以及多位竞赛评委专家、各高校师生团队和媒体代表。
本届竞赛设置总奖金33万元。一等奖两组,每组奖金10万元;二等奖4组,每组奖金两万元;三等奖6组,每组奖金5000元;同时,还设有20组优秀奖与30组入围奖。参赛注册截止日期为2023年8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