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这岸边到处都有牛粪,不注意就踩上了。现在治理好了,环境变美了。”近日,在湖北省襄阳宜城市汉江边散步的村民向回访的检察官和人民监督员介绍当地生态环境的变化情况。
2022年6月,为推动汉江流域综合治理、落实“河湖长+检察长”协作机制,宜城市检察院与宜城市河湖长制办公室对汉江主河道开展联合巡查。巡查中,宜城市检察院检察长石炜发现汉江宜城龙头段的江滩上搭建有4处大型牛棚,且沿岸牧养的牛群多达6处,总数逾200头。对发现的相关问题初步研判后,宜城市检察院将其作为公益诉讼线索立案调查。
检察院工作人员实地勘查江滩上的4处牛棚,经询问河道主管部门后,确定为农户私自搭建。从附近的村民那里,工作人员又了解到,他们多为汉江两岸的村民,近年来汉江水位下降,江滩上草木茂盛,便将牛群赶至江滩上放牧。
经审查,宜城市检察院认为,未经批准在汉江河道管理范围内搭建构筑物可能妨碍汉江河道行洪,违反了防洪法。此外,在汉江洲滩放牧,牛群啃食植被会造成水土流失,大量的动物粪便也直接污染汉江水质。根据《襄阳市汉江流域水环境保护条例》的规定,汉江干流洲滩实行原生态保护,禁止从事畜禽养殖、放牧等活动。另外,汉江宜城龙头段洲滩也在万洋洲国家湿地公园保护区的范围内,违建及放牧同样破坏湿地生态。
2022年7月,检察院依法与负有监管职责的水利、生态环境、街道办等部门和单位开展诉前磋商,并组织公开听证释明公共利益受到损害的后果,厘清各行政单位的法定职责,督促各单位依法治理汉江洲滩畜牧养殖问题。随后,相关行政单位积极开展专项治理。
考虑到洲滩上圈养的牛群规模较大,转移安置存在难度,宜城市检察院又向宜城市政府汇报了相关情况,政府组织有关单位将牛群分批转移至周边村镇的规模化养殖场后,水利部门得以顺利拆除违建牛棚。生态环境部门联合街道办发布了《关于禁止在汉江干流洲滩内放牧畜禽的通告》并沿岸设置警示牌,加强日常巡逻及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