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滨州市生态环境局聚力推进“绿色护航·2023助梦行动”,出台“绿色护航”企业发展“二十条”措施,包括集聚环境要素保障、开通审批绿色通道等具体举措,聚焦提速、提质、提效,以更高水平服务助力企业绿色健康发展。
“企业发展需要什么样的服务,我们就提供什么样的服务,在与企业的互动中努力提高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根据措施要求,滨州市生态环境局持续开展“惠企走访”活动,县级干部联系服务县(市、区),全体党员干部参与,对重点企业上门服务。
在今年4月的一次县级干部集体走访中,了解到山东京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企业上市方面关于生态环境领域的诉求后,调研组当即表示,生态环境部门将以最快速度、最高效率、最优服务为其出具相关材料,打通助企圆梦最后一公里,助推企业尽快上市。“绿色通道”开辟后,滨州市生态环境局工作人员现场办公,积极做好各单位协调工作。第二天一早,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将带有“温度”的材料送到企业负责人手中,以“直奔一线、马上就办”的生态环境服务态度,解决企业后顾之忧,跑出“绿色护航”加速度。
滨州市生态环境局坚持监管帮扶并重,推行包容审慎差异化监管,实施正面清单制度,把守法经营、环境信用良好的142家企业纳入正面清单,一定期限内免于现场检查,力争做到对守信者无事不扰;加强非现场执法手段使用率,实现2023年非现场执法比例提高20%;实行“免罚”清单制度,对16类非主观故意因素导致的轻微违法行为免于处罚,变行政处罚为致函提醒,明确提出工作要求和整改时限,注重整改销号,既实现了整改达标,又取得了帮扶效果。
开展普法指导活动,引导企业筑牢防线,坚持“谁执法、谁普法”,印发年度普法活动计划,聚焦企业污染治理关键环节,邀请化工行业专家,一起参与综合执法帮扶行动,帮助90余家中小企业提高污染治理水平。开展普法培训活动,围绕生态环境保护领域法律法规,针对中小企业开展专题执法培训11次,督促企业自觉守好底线。持续开展“送法入企”活动,将每次现场执法检查作为普法的机会,引导企业知法懂法守法,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执法氛围。
以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大练兵为总抓手,坚持“一线”工作法,着重开展执法普法宣传培训、新技术装备应用培训、队列训练、执法比武竞赛及执法案卷评查等一系列执法活动,不断锤炼生态环境保护执法队伍,持续强化队伍能力建设。
奋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滨州市生态环境局将持续擦亮“绿色护航”生态环境服务品牌,靠前一步、主动担当,以精准的服务绿色护航企业健康高质量发展,贡献生态环境保护铁军应有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