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聚焦柴油货车等移动源污染“大户”的整治。今年以来,杭州全面启动国四柴油货车、国二及以下柴油叉车(以下简称“两车”)淘汰工作。截至目前,已累计淘汰15449辆,有效推动空气环境质量改善。
今年年初,杭州市委书记、市长召开专题会议研究空气质量改善工作,3月29日,市委财经委会议审议“两车”淘汰补助事宜,4月12日,补助资金方案审议通过。随后,市生态环境、交通运输、公安等部门联合印发“两车”淘汰补助实施细则,明确淘汰范围、淘汰要求等,鼓励符合条件车辆提前报废。多部门联动执法,通过上路严查、入企抽查、大数据筛查等措施,倒逼高排放、不合规车辆尽早淘汰。落实20余亿元财政补助资金,均足额拨付到位,实现愿补尽补、能补尽补。
政策出台后,市区两级组织召开政策宣贯培训会87场、现场对接会111场,覆盖企业千余家(次),结合短信、电话等进行一对一解读,实现重点企业对政策百分百知晓。深入街镇、园区、企业排摸柴油货车76000余辆、柴油叉车11000余台,形成“一车一档”,摸清底数。
制定“‘两车’淘汰10条意见”,分镇街、分行业、分类别推进淘汰工作。建立重点区县、街道、企业领导包干机制,针对10辆以上重点企业实施点对点指导帮扶,推动财政供养单位带头淘汰。如针对车辆大户市公交集团,市领导亲自专题研究推动,指导市公交集团合理调配,分批淘汰国四柴油车230余辆,起到良好的示范带头作用。
政策出台后,各地各部门积极行动,相关部门结合职责快速出台个性化配套措施,如公安部门很快出台了《关于优化调整主城区部分载货汽车通行管理措施的通告》,通过给予新能源货车更多路权,引导企业积极淘汰。
确保补助渠道畅通、资金兑现快捷。依托“浙里办”“亲清在线”数字化平台,率先建成在线淘汰补助系统,提高企业和车主办理的便捷性。实现“申请补助不见面、日审日清不过夜、审核通过秒到账”。截至目前,全市日均淘汰车辆达160余辆,单日最高达619辆。
即时分析研判可能存在的问题,编制下发3期《杭州市国四柴油汽车淘汰补助政策问答》专刊。建立淘汰、报废、拆解等全流程推进管控机制。
在移动源污染整治及其他治气攻坚措施推动下,今年1月—6月,杭州在全国168个城市中,空气环境质量综合指数改善率和二氧化氮浓度改善量均排名第二,在省内位列第一。
杭州市将在现有淘汰补助政策的基础上,加快各区、县(市)“绿色物流区”划定,鼓励新能源车推广使用。加强数据分析,实时掌握淘汰进度,确保“两车”淘汰工作顺利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