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们的白天鹅‘大白’,它常年留在艾溪湖湿地,已经有了我们高新区的‘户口’。”在江西省南昌市高新区艾溪湖湿地公园,工作人员介绍着鹤园天鹅湖里的“网红”。
除了在草坪上小憩的“大白”,公园中还有大雁在无拘无束地觅食,绿头鸭带着一群鸭宝宝与湖中的锦鲤嬉戏,俨然描绘出一幅鸟类天堂的“生态画卷”。
然而,艾溪湖过去却有着一段“黑历史”。随着城市不断扩张,原本处于赣江河口湿地的艾溪湖渐渐被房屋包围。炒货厂、漂染厂、化工厂等作坊式企业越来越多,大大小小的养猪场、畜禽场、水产养殖场随处可见,产生的污水和养殖废弃物就近通过沟渠汇入艾溪湖。南昌市高新生态环境局局长黄禄星回忆起从前说:“那时的艾溪湖臭不可闻,湖面上一片黑浊,没有鸟类敢在此栖息,周围的老百姓更是避之不及。”
为了“还湖于民”“还绿于民”,高新区将艾溪湖周边工厂、养殖场等全部拆迁,并陆续完成了艾溪湖东、西两岸截污工程建设。目前,高新区范围内已全部完成截污。
“幸福渠是艾溪湖唯一的补给水源,流域内的污染主要原因是周边雨污分流不到位,管网错接、混接。”黄禄星介绍,以前,幸福渠周边环境基础设施不完善,雨污混流便经此直接排入艾溪湖。对此,南昌市委、市政府自2012年起投资近100亿元对幸福水系流域进行综合整治。如今,已基本没有污水能够再流经幸福水系进入艾溪湖。
针对水产养殖问题,高新区管委会与南昌水产场签订“人放天养”协议,采用自然生态养殖模式。“实行后,水产场投放的鱼苗数量较此前减少40%以上。为弥补损失,高新区从2015年开始每年拿出120万元补贴水产场。”高新区管委会工作人员说。
如今,驱车沿艾溪湖湿地公园绿道向湖面望去,碧波荡漾,鱼翔浅底,水鸟掠过水面,映衬出城市的倒影。回忆起这片湿地公园的建设,黄禄星告诉记者:“这里原本规划为建设用地,地块价值高,但为了保留湿地生态功能,区管委会将4.6平方公里的水面打造成了湿地公园,为南昌城东保留了一块生态净土。”
2015年起,园区建设了鹤园及大雁岛,引进12种鹤96只,7种天鹅50只,6种大雁200余只,观赏锦鲤一万余尾。
园区工作人员特别提到,虽然一开始建设园区时需要人工引进,但随着时间推移,各种野生鸟类都飞来艾溪湖湿地公园栖息甚至繁育后代,从候鸟变成了‘留鸟’。据了解,公园现有大雁、天鹅、斑头雁等30余个品种共计350余只,千余只候鸟,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公益性都市候鸟乐园。
环境质量的改善,为候鸟提供了“安居乐业”的家园,更为周边百姓提供了可游可憩的城市“后花园”。家住艾溪湖东侧中兴和园的卢先生说:“现在艾溪湖的生态环境比以前好了太多,我没事就喜欢到艾溪湖公园溜达溜达,带孩子喂喂这里的天鹅、小鸭,对我们来说真的是多了个家门口的好去处。”
“我们接下来还会逐步与天香园候鸟公园连为一体,成为候鸟栖息乐园;同时将艾溪湖4.6平方公里的水面与2500余亩土地构建成自然、立体的森林湿地体系,打造成为南昌继梅岭之后的又一个天然绿肺。”黄禄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