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源再生资源网!今日是:
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资讯
浙江嵊州:积极探索养殖“无废+”新可能
来源:中国环境报 时间:2024-01-22 15:56:32
保护视力色:
【字体大小:

养殖业是浙江省嵊州市的特色农业支柱型产业之一,尤其是鸡、鸭、鹅、猪、牛、羊等养殖业发展潜力巨大,并形成了多元化的产业格局。

然而,对于养殖业来讲,病死畜禽处理是养殖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也是养殖业面临的共同难题。近年来,随着全域“无废城市”建设的深入推进,嵊州以科技为先导、以制度为依托、以监管为保障,积极探索养殖“无废+”新可能。

变废为宝 试点先行

作为绍兴全域病死畜禽集中无害化处理体系中的重要节点,嵊州率先建成了一家采用焚烧炭化工艺的专业无害化处理场及收集试点单位,年处理能力达到3400吨,为全绍兴市病死猪处理能力之最。

病死畜禽从养殖场直接由专用动物尸体运输车转运,经收集转运中心或收集暂存点进入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中心。经过一番处理之后,便可“变废为宝”,成为工业用油或是有机肥料。

这一试点的建成,不仅实现了区域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体系全覆盖,同时还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与周边区县的跨区域联动机制。身先士卒,试点先行,嵊州率先迈出了无害化处理体系建设的第一步。

智慧监管 信息先行

在启用“绍兴市无害化处理监管信息平台”之前,嵊州便未雨绸缪,先后开展了多轮线上、线下培训,组织无害化处理场、乡镇街道兽医人员进行了信息系统录入、审核等操作培训,做到万事皆备。

正式启用“绍兴市无害化处理监管信息平台”之后,嵊州对收集、审核、转运等环节实行线上实时录入登记,实现了收集、转运、处理等环节的信息化、痕迹化管理。与此同时,嵊州市还将无害化处理作为保险理赔的前提条件,督促从事病死猪收集、运输和无害化处理的单位和个人健全台账,健全病死畜禽申报送交、核实登记、定点收集、集中处理、无害化处理补助及保险理赔等相关制度,形成联动机制,强化闭环监管。

探索创新 无废助农

养殖场(户)位置大多偏远、分散,且交通不便,这也直接导致了病死畜禽的收集成本高、处理难度大。面对困难,嵊州不断探索,形成了大型养殖场自建冷库专车收集、中型养殖场和散养区域设立收集点集中送交收集、委托当地动物防疫专业合作社收集等多种模式。

不仅如此,嵊州还创新性地探索出与助农共富相结合的新模式:与养殖户签订合作协议,规定养殖环节与屠宰环节病死猪补贴养殖户80元/头,其他畜禽可换算成猪单位;未提及的病死动物3200元/吨,由农业部门按月进行核查。如此一来,不仅有效提高了收集率,专业化处置率也高达96.83%。

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是防止动物疫病扩散、有效控制和扑灭动物疫情、防止病原污染环境的重要举措。未经处理的病死畜禽还会对土壤、水源和空气造成极大的危害,影响人畜健康和生态平衡。对病死畜禽进行无害化处理,不仅是对畜禽养殖业的保护,也是对环境的保护,更是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保障。

嵊州身先士卒,积极探索养殖“无废+”新可能,不仅实现了“变废为宝”,更是走出一条切切实实为养殖户谋福利的“无废+共富”新道路。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