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源再生资源网!今日是:
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资讯
贵阳打造了49座再生水厂 用好城市“第二水源”,多举措实现河道内外用水多元化、规模化利用
来源:中国环境报 时间:2024-05-14 10:00:35
保护视力色:
【字体大小:

“到了,就是这儿。”循着贵州省贵阳小湾河生态环境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小湾河公司)现场运营经理王文洁手指方向看去,一处流水潺潺的清澈河流呈现在记者眼前,两岸翠绿,花繁叶茂……

王文洁说,面前的河叫小湾河,是观山湖区城区居民的“母亲河”,曾经这里臭气熏天,沿岸居民躲着走,如今这里碧波荡漾、绿树成荫,很多市民都会到小湾河边游玩。

“臭水沟”何以变身“民心河”?记者近日实地采访了解到,2018年以来,贵阳市从源头治理入手,消除全市29处城市黑臭水体,围绕城市“第二水源”,打造了49座再生水厂,多举措实现河道内外用水多元化、规模化利用。

岸旁绿荫,岸底集污

小湾河是金钟河观山湖区的河段,长度9.5千米,2015年前因偷排渗漏、雨污混流、淤泥堆积、水土流失等原因成了“臭水沟”,沿岸居民苦不堪言。

“尤其是我们所在的小湾河观山东路以南河段,曾被贵阳市列入全市29处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名单。”为此,王文洁所在的小湾河公司应运而生,从2016年上半年开始负责对小湾河黑臭水体开展专项整治。

项目投资13.8亿元,以“控流截污、水质提升、河道治理、湿地公园”为导向,通过河道清淤、拓宽河道、植被种植、动态监测等方式多举措提升水质。2020年5月,这一河段通过国家黑臭水体监管平台验收,黑臭水体从此消除。

“除了河岸上肉眼能见的水质提升与河道景观,在看不见的地下,还有我们修建的7680米截污管道,可对雨污进行分流,将生活污水有效收集至金阳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王文洁说。

据了解,目前,金阳再生水厂有六成以上的生活污水来源于小湾河的截污管道。

金阳再生水厂厂长骆庆介绍说,生活污水通过除渣、生物处理、二沉池处理、化学处理、消毒等流程,处理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准Ⅳ类的再生水,既可作为城市环卫、园林绿化、工地施工降尘、景观补充用水,也可以用于工业生产的冷却用水、生活场所的冲厕用水等。

揭盖复涌,旧河“焕新”

碧水穿城过,两岸景宜人。贵阳市民周桂梅与3位闺蜜相约在太平路贯城河旁,享受明媚阳光。“顺着清澈河流逛逛街,小时候的‘母亲河’又回来了。”在云岩区喷水池住了30多年的周桂梅感慨道。

贯城河起于云岩区北京路沙河大沟,南北纵贯贵阳城,最后经南明区六洞桥汇入南明河。

3.3千米的贯城河在地下“暗涌”已多年,让河道揭盖复涌,谈何容易?

2018年5月,生态环境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开展黑臭水体专项督查,通报贵阳市存在城市黑臭水体4处。同时,贵阳市主动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黑臭水体大排查,共排查出包括贯城河在内的黑臭水体29处。

为此,贵阳市猛药去疴,以雷霆之势组建贵阳市黑臭水体治理专班,向29处黑臭水体“亮剑”。云岩专班的成员之一阮豪豪对治理过程记忆犹新。

“当时云岩区有12处黑臭水体,是全市黑臭水体数量最多、治理难度最大的区域。”阮豪豪说。

2018年起,贵阳市开始大力治理黑臭水体,截至目前,完成黑臭水体治理工程36项,总投资约34.3亿元,新建污水干管、支管约72公里,疏通修复污水管网约6公里,收集污水排口680余个,清淤30余万立方米。经过两年多治理,全市29处黑臭水体水质全部达标,2020年,由住建部认定达到《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指南》中“长治久清”标准。

除了大力完善管网基础设施,贵阳市还在寻找“第二水源”上下功夫。

“以贯城河为例,贵阳市按照一级A标准(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氨氮、总磷4项指标达到地表水Ⅳ类)新建了贵医、六广门两座下沉式再生水厂,对贯城河流域的污水进行收集处理,尾水全部作为生态补水还于贯城河。”

揭盖复涌,旧河“焕新”。阮豪豪介绍说,两座水厂现每天向贯城河流域提供10万至13万吨生态补水(满负荷可达17万吨),实现贯城河主河道恢复自然径流的目标,干涸了近20年的贯城河主河道重新恢复了生机。

地上建园,地下净污

“因为住得近,我几乎天天来公园休闲健身。”家住云城尚品小区的李国真经常在白云区七彩湖旁锻炼身体。

看着市民在七彩湖旁享受着生态“红利”,一旁的田江欣慰地笑着说:“能吸引白鹭和市民驻足七彩湖的优良水源,就来自公园内的七彩湖再生水厂。”

田江是七彩湖再生水厂建设方贵州云信水务环境产业有限公司的安全员,也是与七彩湖打了30多年交道的周边住户,更是七彩湖由“污”变“清”的见证者。

20世纪70年代,七彩湖所在的位置是几个稻田鱼塘,随着鱼塘面积慢慢扩大,逐步形成了一个人工湖。之后附近小区、商铺、工厂等人口聚集,截污管道等配套设施年久失修,污水蔓延,汇聚成了一潭臭水。

2017年4月,中央环保督察组进驻贵州期间,就收到了关于七彩湖水环境问题的投诉。

为此,白云区政府以整改为契机,引入社会资本方中国水环境集团与白云区城投公司合作,组建了云信水务公司,具体实施七彩湖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改善七彩湖水质。

2018年5月,总投资3.7亿元的治理项目正式启动,包括湖面打捞、河道清淤和修建水厂等三个阶段。其中最重要的工程之一便是新建一个日处理量达两万立方米的地埋式再生水厂。

据云信水务生产班长罗鹏介绍,2018年底,七彩湖再生水厂正式运行,主要处理来自七彩湖周边近10万人的日常生活污水,服务面积达4.8平方公里。

“周边的生活污水在再生水厂内经过预处理、生物处理及深度处理三大环节十多个流程,出水达到地表Ⅳ类水体标准,每年能为七彩湖提供高品质再生水约700万立方米,经过自然生态循环处理后,流向七彩湖下游麦架河。”罗鹏说。

地上建园,地下净污。眼看“奇臭湖”一步步变成实至名归的“七彩湖”,田江感触颇深,并作出决定,加入七彩湖保护队伍,应聘到云信水务公司成为一名再生水厂的安全员。

贵阳市生态环境局水环境处工作人员周业佳介绍,截至目前,围绕“第二水源”,贵阳市打造了49座再生水厂,其中地下再生水厂19座,且均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及以上标准,处理达标后的再生水主要用于补充环境景观用水,部分用于市政环卫、园林绿化等用水。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