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为新时代举旗定向,以新思想指引新征程,具有里程碑和划时代的意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确立,回答了时代课题,顺应了党心民意,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光辉,凝聚起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奋进、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市委常委、市政府党组副书记、江东新区党委书记龚国平接受本报记者访谈时表示,江东新区将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引领,切实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工夫,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加快打造河源未来城市发展核心。
以十九大精神为引领,加快打造河源未来城市发展核心
江东新区作为推动河源城市升级的主引擎和实现跨越发展的主战场,肩负着打造“河源未来城市发展核心”的使命,承载着河源振兴的希望,影响着河源未来的发展。
当前,江东新区各级各部门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并将此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市委七届三次全会精神结合起来,认真做好学习培训和宣传教育各项工作,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热潮。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根本在落实。龚国平表示,江东新区的发展,就是要像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要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引领,将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到江东新区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具体的发展战略和工作举措,变成生动的改革发展实践和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果,努力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开启发展新篇章,加快打造河源未来城市发展核心,为河源决胜全面小康、率先振兴、同步现代化贡献新区力量、作出新区担当。
新时代新征程,努力开启发展新篇章实现新作为
龚国平强调,江东新区上下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按照中央和省、市部署要求,以发展都市经济为核心,进一步厘清发展思路、完善发展战略,做好“城”的文章,努力在新时代实现新作为。
努力在创新发展上有新作为。龚国平表示,推动党的十九大精神在江东新区落地,新区广大干部就得继续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抓住“改革”这个牛鼻子,以创新的思维不断开创发展新局面,争当全市改革创新发展先锋。江东新区将坚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抢抓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发展机遇,推动河源发展要素与珠三角创新驱动紧密结合,进一步承接广州和深圳的辐射,继续创新政务服务,进一步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激发投资活力。特别是在江东新区体制机制创新上要率先作为,做河源体制机制改革先行先试的主阵地,深入学习借鉴自由贸易区的改革经验,大力探索推进“一个公章管审批,一个队伍管执法”的工作模式,确保江东新区的企业成本不高于珠三角,办事效率不低于珠三角,打造营商环境新高地,为河源率先振兴发展发挥支撑、引领和示范作用。
努力在项目建设上有新作为。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龚国平表示,江东新区将坚持发展第一要务,集中精力抓产业、上项目,坚决打赢产业大会战,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打造产城融合的效益新区。努力破解资金、土地等项目建设的一些瓶颈问题,研究对策,精准突破,切实提高项目的动工率和投产率。进一步加强招商选资、招大引强,把行业领军企业和省内大型国企、知名企业作为重点,主动跟踪,抓住不放,力争在招大项目、大企业上有新的突破。
努力在扩容提质上有新作为。江东新区上下将发挥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干劲,突出发挥好新区作为河源对接珠三角“总端口”的作用,加快体制机制的创新,加快完善新区城市、交通发展规划,推动江东新区“沿江”“跨江”“拥江”发展,重点推进城市起步区、产业起步区和“高铁新城”建设,加快项目落地,努力发展都市经济,建设现代化新城,努力把新区建设成名副其实的河源未来城市发展核心。
努力在脱贫攻坚上有新作为。龚国平表示,江东新区将按照“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和“三年攻坚、两年巩固,到2020年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要求,根据实际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层层落实责任,加大资金筹措力度,切实改善村民生产生活条件;突出产业帮扶有力抓手,探索将财政扶贫资金用于发展产业项目、合作社入股等,促进低收入农户直接受益;完善专业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工作格局,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突出党建引领,凝聚发展合力保障新区发展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一定要有新气象新作为。打铁必须自身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毫不动摇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
龚国平表示,江东新区党委将始终突出党建这一主业,把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抓好党建促发展,全力保障新区加快实现振兴发展。对此,江东新区将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真正形成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的态势,以务实管用措施推动管党治党取得过硬成果;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努力把村级党组织建设成推动“三农”发展、脱贫攻坚的坚强堡垒;加强队伍建设,切实打造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干部队伍;加强作风建设,加大对不作为、慢作为、中梗阻等问题和损害群众利益的作风问题的整治力度,以作风建设的实际成效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