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源再生资源网!今日是:
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管理服务
党建引领聚民心 脱贫奔康促和谐
来源:河源日报 时间:2019-10-23 10:07:56
保护视力色:
【字体大小:

    到源城区埔前镇坪围村,要经过一条长7公里、宽7米的村道。村道几经修缮,如今已是康庄大道。十几年来,“修路”把李远通和坪围村的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在李远通的奔波努力下,村里的路不断修到更深处,也更加通畅、便利。

  康庄大道打通“致富路”

  十几年前,进入坪围村的通道还只是一条狭窄的“烂泥路”。那时的路难走,李远通深有体会:泥路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邮递员雨天进村送信,自行车都陷在泥里。路不通,企业进不来,村里的农产品也出不去,所以坪围村一直发展不起来。

  “要致富,先修路”。2005年,李远通被村民选为坪围村党支部书记。他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为村里修路。上任仅4个月的他,一次次地骑着摩托车到相关部门争取资金支持、找乡贤募捐、找企业资助。

  但是,在修路过程中难免遇到困难。“啥?资金还没到位?”2008年,当第二次村道修缮即将完工时,所需资金却迟迟没有到位,为此,李远通不得不四处筹钱,想方设法把工程款垫付上,最后,他甚至自己先行垫付了一部分资金。2008年,在全村人的期盼下,坪围村成为了我市首个实现公路户户通的村子。

  路通财通。随着道路通畅,无花果种植等产业兴起,坪围村民逐渐摆脱贫困。不过脱贫致富的道路也并非一帆风顺,当年村里决心推广种植无花果时,不少村民并不支持,李远通就逐个上门游说。最后终于做通了大家的思想工作。

  在李远通的带领下,坪围村的道路越修越宽阔,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进驻坪围村。村集体收入从当年的1万多元增加到了去年的45万元,今年村集体经济预计突破100万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当年的不到5000元增加到了20804元。

  群众利益无小事

  2002 年,坪围村大旱,当年还是村计生专干的李远通跟其他村干部一样投入到抗旱中。抗旱需从附近河里抽水,然而村里没有钱,辛苦架起的水泵一时成了摆设。李远通获悉后,主动垫钱抽水浇地。整整一个月,他不分昼夜守在水泵旁抽水,在他和其他村干部的努力下,村里1800 亩水田全部保住了,没有一分田因缺水而抛荒。

  李远通为村里做的工作,村民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2005 年换届选举,他被村民推选为坪围村党支部书记。

  去年,坪围村再次遇到旱情,抗旱那段时间,李远通天天带着村干部到上游的水库,他带头光着膀子到水里用水泵抽水,连续一个多星期没有休假。

  为方便群众办事,李远通还把自己的办公点设在党群服务中心一楼大厅,村民一进门就能看到他。为了给外出务工村民和流动党员提供方便,党群服务中心一周七天都上班,真正做到方便群众。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