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源再生资源网!今日是:
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资讯
二手旧物闲置物品回收市场分析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22-01-18 16:05:48
保护视力色:
【字体大小:

2021年11月,“汉语盘点2021”活动在京启动,旨在用一个字、一个词描述当年的中国与世界,描述中国视野下的社会变迁和世界万象。入选年度推荐字词的除了有今年频繁出现的“疫苗”、“北京冬奥会”、“双减”、“建党百年”等,“碳中和”的入选博得了不少关注。

碳中和,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实现二氧化碳的“零排放”。而相关概念“碳达峰”则指的是碳排放进入平台期后,进入平稳下降阶段,也就是让二氧化碳排放量“收支相抵”。

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发布,“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是《意见》提出的五方面主要目标之一。

“提升能源利用效率”要贯彻落实到能源采选、产业生产加工与利用、全社会三大环节,推进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和促进废旧资源循环利用是政策着力点,垃圾回收是这一着力点的首要任务。

全球年产各类垃圾近500亿吨,人均年产垃圾约8吨,每天人均产垃圾20多千克。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垃圾包袱最重的国家之一。据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统计,我国每年产生近10亿吨垃圾,其中生活垃圾产生量约4亿吨,建设垃圾5亿吨左右。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镇生活垃圾产量还在以每年约5%-8%左右的速度递增,专业人士预测,如果不妥善处理,“垃圾围城”恐怕真的会成为现实,到那时,“碳中和”“碳达峰”的目标还能实现吗?

每年10亿吨垃圾如何处理?

目前我国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方式主要有填埋法和焚烧法两种。随着焚烧无害化处理技术的成熟和应用的普及,全国生活垃圾填埋场逐年减少而焚烧厂逐年递增,2020年我国垃圾焚烧处理占比已达到51.2%。

2020年6月10日,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在《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发布会上提到,2011至2020年期间,我国垃圾焚烧厂数量增加了303%,焚烧处理量增加了577%。截至2020年,我国正在运行的垃圾焚烧厂约455座,全国已投铲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约500余个。

垃圾处理费补贴和上网电费收入是垃圾发电厂成本补贴利润的主要来源,垃圾焚烧项目的上网电量由焚烧垃圾的发电量减去自用电量后得出,而发电量等于垃圾处理量乘以吨垃圾发电量。对于垃圾焚烧发电厂来说,一般仅仅依靠电价收入,就能基本实现收支平衡,政府给予的垃圾处理费补贴则成为利润。

与焚烧厂不同,仅仅依靠政府补贴生存垃圾填埋场不堪重负,虽然随着科技的发展,电池储能系统项目开发人员正在寻找垃圾填埋场以求部署储能系统,但这仍然只是一种新想法,成功的案例很少。加之城市不断扩张,填埋场面临选址难题,即使是合法的垃圾填埋场也会对周边地区造成影响,引发周边居民的抗议。在容量有限、选址困难、资金短缺、居民抗议等重重难题下,目前已有多个城市的垃圾填埋场宣布提前退休,其中包括国内垃圾日处理量最大、库容量最大的垃圾填埋场西安灞桥江村沟垃圾填埋场,这座垃圾填埋场占地超过1000亩,建成之初设计运行时间为50年,但设计者还是低估了垃圾增长的速度,填埋场长期满负荷运行,只工作了25年就面临关场。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刘建国教授表示垃圾焚烧必不可少但并不是终点,都只是从末端解决垃圾问题,其实最重要的还是控制垃圾产生的速度,否则,我们不得不建设越来越多的垃圾处理设施,投入越来越多的经济成本。

据测算,每回收利用1万吨废旧物资,可减少6万~10万吨垃圾处理量,节约自然资源4.12万吨,节约能源1.4万吨标准煤;每利用1万吨废钢铁,可出钢8500吨,节约成品铁矿石2万吨,节能0.4万吨标准煤,少产生1.2万吨矿渣;每利用1万吨废纸,可生产纸浆8000吨,节约木材3万立方米,节约能源1万吨标准煤,节水100万立方米,少排放污水90多万立方米,节电600万千瓦·时。

虽然近几年再生资源回收率逐年提高,但较之于垃圾生产速度的显著提高,再生能源领域的厂商规模扩展仍然较慢。以再生纸为例,我国是纸张消费大国,但由于我国森林覆盖率仅为16.55%,纸浆供应严重不足,以废纸为原料的再生纸应该被大力推广,但与再生纸需求量猛增相比,再生纸生产规模扩展速度较慢,供不应求,主要原因是成本这道障碍,原生纸1吨的价格不超过1万元,而再生纸至少要高出30%。上海纸业协会纸业促进部的王主任称,由于再生纸是由废旧纸张循环制造的,纤维较粗,要想改进纸张质量,就需要在净化设备上加大投入,但这样做不仅提高了再生纸制造商的成本,纸浆和能源的损耗也将提高。也就是说,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过程中,资金压力的亟需跨越的一条鸿沟。

二手旧物闲置物品回收市场分析

1万亿元的处理费用由谁买单?

据估算,目前处理1千克垃圾的成本是1元。

为了便于垃圾处理、降低国家处理垃圾费用支出,日本各地制定了严格垃圾处理规则,对市民日常生活中丢弃垃圾有详细的规定。比如,市民需要使用市场上统一出售的垃圾袋分类装垃圾,扔带有液体的垃圾时必须将液体控干后再扔,纸类和衣物布匹类垃圾要分类用绳子捆扎好,碎玻璃要用报纸包好再写上“危险”二字等等。

中国是人口大国,而中国绝大多数居民从来都没有为自己产生的垃圾的处理付过费,也就是说,如果国家要处理10亿吨垃圾,将会耗费1万亿元。

单就垃圾焚烧发电厂来看,为鼓励垃圾焚烧无害化处理发展,政府向垃圾焚烧发电厂发放垃圾处理费补贴,每处理1吨垃圾,政府就给予一定金额的补贴,海南是全国垃圾处理补贴费最低的地区,每吨50元,上海属于比较高的地方,每吨120元。一般来说,政府补贴在每吨60元到80元,焚烧发电厂才有赢利空间。此外,国家为扶持再生能源项目,除保证垃圾发电的电量全部收购上网外,每度电还补贴0.25元,同时免征增值税、减免所得税。

国家和政府给予必要的鼓励和政策扶持是必要的,但完全依靠补贴进行垃圾回收将导致国家这方面的财政压力过大,不是长久之计。目前,除了政府扶持的大型垃圾处理厂,一些社会公益组织、盈利性企业也将垃圾回收纳入了业务范围。

社会公益环保组织

以保护环境为主旨,不以盈利为目的,向社会提供环境公益性服务,比如自然之友、中华环保联合会、中华环保基金会、中国绿色农业服务联盟等等。这类组织的资金最普遍的来源是会费,其次是组织成员和企业捐赠、政府及主管单位拨款,然而,76.1%的环保民间组织没有固定的经费来源,且环保民间组织工作人员的薪酬标准属于当地薪酬中等水平及以下。此外,小型的民间公益组织比如社区、学校的环保社团,虽然数量大、热情高,但组织不稳定,负责人频繁变动,无法持续发展。总体而言,我国公益环保组织起步晚,发挥号召呼吁作用明显,但发展不平衡,骨干人才偏少,存在建设不完善的问题。

盈利性企业-回收公司

除了社会公益组织,为促进对各种废弃物的二次开发利用,国家采取了对废旧物资回收行业大力扶持的政策,比如在税收上对废旧物资回收行业实行增值税的税收优惠政策。废旧物资回收企业购进废旧物资可以凭税务机关批准的废旧物资收购凭证直接面向社会收购各类废旧物资,并根据开具的废旧物资收购凭证金额,直接享受收购金额10%的增值税进项税额抵扣,纳税月份及时足额上缴,年末实际缴纳的增值税可以经过审核确认实行征十返七的税收优惠。这些优惠政策对促进物资再生行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据天眼查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有超过63万家企业的经营范围包含“垃圾、废品”,较2010年的14万家,十年间数量增长了3.5倍。

这些企业中有不少综合性环保企业,可以说是属于半公益半盈利性质,主要业务是为排放污染严重的工厂提供一站式环保综合解决方案。依托对环保业务、数据、流程和设备的掌握,以物联网和大数据应用为核心,为工厂提供在精准合规的前提下成本最低的废弃物处理手段

半公益半盈利性质机构

近年来,随着环保产业的不断发展,技术成为制约环保企业发展的瓶颈。而环保院校拥有大量的环保人才,掌握着先进的环保技术,因而二者的结合成为环保产业发展的必然。校企合作不仅搭建了企业和高校合作的桥梁,推进了产学研的合作,而且促进环保技术的产业化、市场化,推动了环保市场的发展。例如中材节能控股子公司南通万达锅炉公司与浙江大学签订的“锅炉清洁燃烧及超低排放一体化技术合作”项目,南通万达公司以此项目为契机,积极推广浙江大学应用到项目中的锅炉清洁燃烧及超低排放一体化技术来适应环保行业新要求,促进了节能减排技术的市场化应用。

变浪费为消费,二手交易助力资源再利用

除了垃圾回收平台,近年来,伴随着闲置交易需求的不断爆发和人们对二手商品接受度的大幅提升,作为循环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二手闲置经济也迎来了快速发展阶段。依托互联网平台加速成长,销量规模呈现逐年上升的态势,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二手交易市场规模达到1万亿元,而且处于高增长轨道。

目前,市场上流通较多的二手物品种类主要有书籍、奢侈品、电子产品和家具及办公用具,其中二手家具及办公用具类由于体积和重量大,一般为区域性的线下交易市场,其余品类的二手交易多在线上电商平台上进行,以下列举了一些各品类的二手交易平台。

今年9月,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等机构联合发布的《中国闲置二手交易碳减排报告》指出,碳排放覆盖商品原材料采购、生产、运输等各环节。以3C电子产品为例,2020年中国3C电子产品行业的碳排放规模为5160万吨,主要涉及商品品类为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和台式电脑等。根据碳减排测算,每一单闲置手机的交易,至少可以实现约25公斤的碳减排量;每一台家用电冰箱的闲置交易可实现的碳减排量高达130公斤。

以首批“碳中和”试点单位转转集团为例,转转集团打造了C2B2C的闲置物品交易模式,此前发布的二手双十一战报数据显示B2C业务的手机回收成交超17.1万单,C2B手机回收业务提交订单量超5.7万单,B2B业务的直播卖货超过3300万元。以此计算,转转集团今年双11大促的28小时,通过交易包括二手手机在内的闲置物品,至少实现了430万公斤的碳减排量。按照国家林业局的数据,一棵树一年可以吸收的二氧化碳量最多为18公斤,这430万公斤的碳减排量相当于23.8万棵树一年的固碳量。如果把这个减碳量换算成能源消耗,相当于减少了近500户中国家庭一年的能源消耗。

可见,交换闲置物品可以节能减排是毋庸置疑的,这也是居民参与资源回收最简单可行的渠道之一。随着循环经济的发展,闲置物品循环流转平台的社会价值将进一步得到充分体现,成为助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