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源再生资源网!今日是:
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资讯
织造行业更大规模的洗牌或将出现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22-01-24 11:33:50
保护视力色:
【字体大小:

对于经历了前年“史上最淡季”的纺织人来说,21年的市场的画风有点让人“捉摸不透”,但是毋庸置疑的是,纺织市场的确在回暖!疫情后的强劲复苏表现在以下方面。

114家纺服上市公司净利润增长

2021年,绝大多数纺织服装产品都迎来了疫情后的需求复苏,据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1月份—11月份,纺织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2868.1亿元,同比增长10.2%;实现利润总额1008亿元,同比增长4.6%;纺织服装、服饰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3303.1亿元,同比增长7.7%;实现利润总额666.9亿元,同比增长12.6%。另外,2021年1月份—10月份,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1389亿美元,同比增长25.2%。

无论是业绩还是利润,2021年纺织服装行业都较2020年大幅提升。据数据统计,在114家纺织服装行业上市公司中,82家公司2021年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同比增长,占比逾七成。其中,36家公司报告期内实现净利润同比翻番。

疫情后的复苏带来了纺织服装订单的爆发,但受制于海运费、汇率等问题,利润缺失、资金缺乏仍是大部分纺织企业在去年的状态。同时行情带动了厂家的生产积极性,若后市行情持续向好,那么市场库存会缓慢下降,若这波行情只是短暂的,很有可能会加剧今年的产能过剩。

去年又新增了超20000台织机

从2017年以来,伴随着环保的严查,江浙地区大量织机户迫于压力,纷纷转移到安徽、湖北、湖南、江西等内陆地区,而受惠于当地政府的优惠扶持政策,转移出去的织机数量也在成倍增态势。经过4年后,2021年织机投放是否已回归理性?

2021年后疫情时代,服装、家纺行业出口阻力依然较大,然因海外疫情形势严峻,部分东南亚订单回流,因此整体来看中国服装、纺织品出口量依然较为乐观。

国内织造行业也保持高速扩能模式,2021年预计总织机台数增长2万余台,涨幅超30%,基本符合年初预期。因环保、限电等政策影响,今年江浙化纤织造开机率60%附近,基本与去年持平。

目前来看,新的一年订单市场的不明朗、终端消化速度的减慢,同时也为后期产能过剩埋下了“伏笔”!一方面由于疫情对市场的影响,导致织造订单的摇摆,势必对行情产生影响,另一方面是国内织造依旧开启高速扩能,今年以来除了中西部纺织产能的转移还在继续,另外以恒力、桐昆为代表的聚酯龙头也开始向下游织造投放产能,两股产能的实际作用或在22年显现。

中国聚酯产能自2017年的5055万吨至2021年增长至6697.5万吨,今年聚酯新增产能也多为龙头企业的扩产扩能,其中恒逸集团新增聚酯产能140万吨,新凤鸣集团新增聚酯产能120万吨,两家新增产能占今年新增产能的58%。

而聚酯龙头企业所占市场份额逐步增加。据统计,截止目前国内两百万吨以上聚酯企业数量为9家,其产能总和为3710万吨,占国内聚酯总产能的55%附近。其中恒逸产能813万吨,新凤鸣聚酯产能630万吨,桐昆聚酯产能590万吨,三家产能总和2033万吨,占据国内聚酯总产能的30.35%,市场占有率较大,龙头企业主导的聚酯产业格局初具雏形。

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完善上游、强化下游”成为了聚酯龙头必然的战略选择。主流聚酯工厂不断向中、上游发展的同时,也在缓慢向下游及终端市场布局。一方面通过做大和完善中上游产业布局,进一步扩大高端化工原材料的业务支撑和发展壁垒作用,使得全产业链发展的基础越来越宽,为下游产业拓展预留空间路径;另一方面,通过做精和强化下游,推动技术研发线路越来越精,独门绝技、拳头产品和专业领域越来越多,实现从原料到工艺到市场的高效渗透与深度链接。

Dingtalk_20220120105215.jpg

聚酯龙头大规模投产下游加弹厂、织造厂,未来织造工厂交易模式或有所改善!

涤纶长丝三种规格产品里,DTY利润一直是最好的,不少熔体直纺涤纶长丝工厂也在积极向加弹领域进军,而六大涤纶长丝工厂配套的加弹设备一共在2100台附近,除了规模化生产外,原料POY是自产的,成本控制能力强,因此市场定价话语权大。

不过近两年来,福建地区涤纶长丝工厂的加弹机数量迅速增长,而萧绍等地区200台以上规模的化纤厂数量也在不断增加,随着功能化面料需求越来越多,未来的加弹领域,不仅是规模化增长,还要在功能性、差别化纤维领域有所突破。

涤纶长丝POY的下游工厂是加弹厂,涤纶长丝FDY和DTY的下游工厂就是织造厂了。

恒力在织造领域深耕多年,拥有万余台喷水织机,3万多台纺织设备,产能规模超过30亿米/年,是全球最大的纺织生产基地之一。而2020年11月,恒力集团相继与贵安新区管委会、日发纺机举行签约仪式,前者是为了投资建设(贵安新区)智能化新材料产业园项目,后者是总计采购10000余台高端化纤倍捻机和高速智能喷水织机。2020年12月份,桐昆集团也与沭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签订投资协议,其中涉及10000台织机。

在织造领域,千台以上规模的喷水织机,就可以称为大厂了,200台以上规模的喷水织机,就是标准化工厂了,而喷水织机传统集聚地吴江,织机总数量在24万台附近,由此可见恒力和桐昆纵向延伸至织造领域的体量。

他们以高档纺织面料生产为主,凭借自身在功能性纤维领域的优势,未来或能更好的助力我国纺织服装产业升级。随着下游织造产能集中度的逐步提升,未来织造工厂出货的交易模式或会有所改善。

整体来看,伴随产业一体化的优势,聚酯龙头企业抗风险能力、盈利能力以及资金储备能力将大幅提升。

龙头企业织造产能的相继落子,明年织造行业更大规模的洗牌或将出现!

当然,每个行业都存在二八定律,即便行业不景气,多数企业不好的时候,也会有一些企业在经营上做的不错。总体来讲,现在行业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悲观,目前遇到问题也是正常,毕竟去年以来整个行业经历了一轮高速发展,发展速度慢下来会有些企业觉得不舒服。

但随着这些龙头企业织造产能的相继落子,明年织造行业更大规模的洗牌或将出现!可能有人会说又是危言耸听,但一般而言,大规模的洗牌在于市场上有更强大的玩家进来,就好比一群武功一般的人打来打去并不会怎样,但突然间来了一个可以一招致命的人,这个时候就迎来大洗牌了。就比如各大龙头都进来要做纺织的时候,这个行业自然要洗牌,目前几大聚酯龙头都盯着织造,规模都是巨无霸,产业链成本又能做到极致,大规模投产也就在明年。

当然,一个行业的发展方式有很多种,一种就是朝规模化、平台化、品牌化去发展;另外就是会有一大批小而美、差异化的小企业存在。就算迎来洗牌的那天,大家也还是有不同的生存空间的。

纺织行业正在进行新一轮洗礼,在大势所趋的环境下,多数纺织企业很难逃脱行业低迷状态下的强压。在即将迎来的寡头时代,真正留给小玩家的是什么呢?市场蛋糕就这么大,有人吃的太饱,肯定更多人是在喝西北风了!


分享: